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韩城市西庄镇:全民反诈“6+1” 全面轰“诈”不停歇

发布时间:2024-05-16 18:58:10

(记者:唐蓉 通讯员:韩晓)今年以来,为全力做好电信诈骗防范宣传,牢牢捂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把平安建设做到群众心坎上。韩城市西庄镇综治中心采取“6+1”工作思路,多层次、全方位掀起反诈宣传新高潮,确保实现反诈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力求从源头上降低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切实维护辖区平安稳定。

一支先锋队 锻造“天下无诈”强队伍

西庄镇依托“业务清”镇综治中心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党员红”志愿服务队,“本地熟”村级网格员,“归乡雁”乡贤能人团,构建全民反诈工作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战斗力强、覆盖面广的反诈宣传队伍,积极借助辖区举办的各类群体性活动,见缝插针式通过发放宣传彩页、“一对一”讲解、推广国家反诈APP等方式,组织开展反诈流动宣传,最大限度延伸反诈宣防覆盖面。

一个小阵地 构建“天下无诈”大格局

针对汶河公园群众多、人流量大的特点,将公园打造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宣传阵地,将宣传窗口“搬到”公园中,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悬挂反诈横幅,采取“摆摊式”、“流动式”、“面对面”宣传讲解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开展宣传和警示,充分发挥“1个群众+ N个亲属”反诈影响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个小集市 汇聚“天下无诈”大力量

西庄镇综治中心联合西庄派出所、司法所,借助逢七集市,通过发放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典型案例等形式,向辖区群众介绍新型电信诈骗的种类、电信诈骗分子的惯用作案手段等相关知识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一对一、手把手地向群众讲解示范“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及使用方法,并告诫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做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

一个小音柱 唱响“天下无诈”最强音

创新宣传方式,借助数字乡村平台,巧用天翼云广播音柱贴近群众、操作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53个音柱终端,定期定时分片区轮流在辖区播放录制的反诈音频,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地宣传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防范意识,让反诈知识更接地气、更入民心,入耳入脑更入心。

一次大排查 筑牢“天下反诈”安全网

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入点,采取镇干部包村包片、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形式对曾经以及现在本地籍16~60周岁重点年龄段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全方位了解掌握重点人员信息,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定期分析研判,确保风险早发现、早控制。同时及时与派出所对接,定期了解涉诈人员思想动态,对群众电诈回访,及时摸排电诈线索,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不断筑牢反诈安全网。

一次大宣讲 敲响“天下无诈”警示钟

把准宣防指向,为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群体量身制定个性化反诈宣传内容和形式,针对老年群体,重点讲解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养老等各类诈骗手段伎俩;针对中青年人,重点讲解理财、投资等诈骗案例;在辖区中小学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视频、画册等宣传形式,向广大师生讲解、传授反诈知识,“小手拉大手”,推动反诈宣传深入家庭,确保反诈宣传入心入脑、取得良效。

一轮反诈潮 掀起“天下无诈”新高潮

通过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反电诈宣传,线上建立微信群等社交平台,转发热播流行反诈视频,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在集市、广场、公园、学校等公共场所通过拉横幅、摆展板、放喇叭、贴海报等方式提升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营造了“人人提醒、时时提防”的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必须坚持防治并举,防范在先。下一步,西庄镇将持续创新“6+1”工作机制,坚持“让防治走在诈骗前面”,提升反诈治理新效能,守好群众“钱袋子”,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胡斌

初审:张创飞

审核:唐红萍

终审:王艳

编辑: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