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庄头镇白书贤的家风故事

2022-03-31 18:45:27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记者:罗娜 通讯员:郭雅林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澄城县庄头镇永内村白书贤老先生传承的良好家风就深深的触动了我们。

处世勤俭黄金本,传家耕读丹桂根。”这是早年刻在老宅大门最质朴的话语,是继承祖德、祈福家业发达,是不忘根本、寄托未来希冀的谆谆嘱托。白氏家族以此为存照,作为家规、家训,祖辈沿传。

白书贤老先生的父母对其提出了“三不准”(不准拿别人的东西;不准贪占小便宜;不准贪玩无素质没教养)和三要(要严于律己,嘴乖手勤,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常思一切来之不易;要有抱负,有志气,学人做人,为国为民)。高堂远去后,作为老大的他,在原基础上又撰拟了二十字白氏家训:“忠孝当先,耕读标杆,勤俭立德,善行修身,谦和为贵”,并勉励儿孙辈刻心铭记,付诸践行。而今的白氏家训是:“做孝子,行善举;不偷盗,勿伤人;讲诚信,务实事;睦邻里,尊长者;子团结,同心德;莫沾赌,无勾斗;忌念欢,戒嗔痴;但平安,终兴旺”。

家风就是门风。白氏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好家风早已刻在骨子里,留在心底。如“象”字辈的白书贤老先生的祖父,早期在甘肃经商时无偿为亲朋邻友代写书信,诸如对联、碑文、祭文、择日头、庚帖等等,从甘肃回到家乡后更是如此,誉满陕甘,素有“白代书”之称。到了“晓”字辈的父亲,年少十三便出门,耄耋之年回家,一辈子与人没高声说过一句话,一辈子没负过人,在城里时有朋友前来吃住看戏全管,人借不要,时至今日凡能记起的人还称赞不已。到了“贤”字辈,也就他这一辈,他一直尽力践行家规、家训,努力传承家风。退休后的他在村中发挥余热,积极投身村级各类建设中,带头宣传利民政策和举措,配合实施甘露工程、建教学大楼、推行退耕还林;协助开展群众文娱活动,主动成立三队(锣鼓队、秧歌队、文体队)、义务为群众撰写对联、传略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头参加环境卫生整治、抗洪救灾、抗疫防控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被县上评为“好乡贤”,市上评为“最美书香之家”。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自1960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于庄头中学、柏东七年制学校、罗家洼中学、北关中学任教。对待学生严而有慈,关心备至。

“他是个残疾孩子,家里又穷,我看到了就忘不了,我的能力有限,只能尽力帮助他。” 白书贤老先生说。面对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却渴望求学的邻居白春海,他毅然决然帮助其上学,建起了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在1000多个日夜里,同80级毕业的白春海风雨同行、吃住同在。也因为多年来的照顾,白春海早已将他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在他的教育指导下,白春海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慢慢变得自信、开朗,身体也好了很多。成年后的白春海一直将白老先生的品行传承下去,学习医学专业,并开展义诊,帮助更多人。

对白春海的帮助只是他从教43年的一个脚印,在他教书育人生涯中还有一路芬芳。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垫过学费、书本费、给过饭票;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则另起炉灶吃偏碗饭,单独辅导;对于出现其他情况的学子,给予尊重,和风细雨、点点入心。面对超“负荷”工作,他吃苦耐劳,毫无怨言。在一身多职,重担压肩的关键时刻,依旧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职期间,多次荣获市县两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等称号。

疼爱、关怀、教育、引导”寓“五爱”教育于管教子孙之中。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祖国。

因儿子、儿媳长期在外务工,孙子、孙女便由他长期管教。平时他从小处、近处着手,注意点滴,正面引导。通过给孩子讲述革命故事,介绍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本村无名英雄——王超北故居,学习王超北事迹,学习本村村史《永内拾遗》等,加强素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敦促孙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孩子出了门,方知其大人,娃娃的穿戴,足见屋里人”。显而易见,父母是孩子的靠山和坚强后盾,在这方面,他经常讲二十四孝的动人故事,引导教育孩子们学习古圣先贤的高贵品质。在孩子们的学习上,竭尽全力支持,诸如书籍、电脑资料等不惜代价;在生活上,细心照顾,按时保障,殚精竭虑;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严管教,勤关注,常拉扯。孙子、孙女也一同考进了一本大学,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


情系长天观宇宙,怀抱大地察古今。坚持写作,与写作同行,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快乐。

“我以笔尖为知己,把人生点滴和生活感悟完全倾注于笔尖,与其共乐、共恨、共喜、共悲。”白书贤老先生说到。

以诗文歌唱生活,以真情报答生活。执笔一生,创作良多,无偿为村编印了《永内拾遗》和《永内轶事》两部村史,不但填补了庄头镇无村史的空白,而且有力地推介了永内,宣传了永内,对提高永内村知名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歌颂澄城》、《风清气正百业兴》、《人生百味》、《愚人玩笔》、《人微言轻》、《庄头赋》、《十里永内赋》、《匮谷泉赋》。

古人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白书贤老先生一生秉承着:家风正,民风纯;家风正,社会稳!家风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文脉,传承良好的家风,树立、弘扬好的家训,建设好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我们的社会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农业融媒中心

编辑:胡斌

初审:唐红萍

终审: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