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渭南|与死神赛跑的“生命卫士”——专访急诊科医生杨涛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杨涛,渭南市临渭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渭南市急诊医学会、急诊院前急救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专科特色:面部外伤美容精细修复,各类损伤控制、门诊、日间手术及瘢痕修复、光电治疗,首创显微镜下美容缝合术、婴幼儿镇静+局麻美容缝合。
临渭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是一个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目前科室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骨科及急诊儿科四个专科诊室,配套有急诊抢救区、急诊留观区、综合病房等。并设有整形清创缝合室、换药室、输液观察室、犬伤处置室、中医特色治疗室等。目前开放床位58张,实行24小时轮岗制,全天候救护出车,对胸痛、卒中、严重创伤患者及危重患儿救治开放急诊绿色通道,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
急诊科医护人员均能熟练开展CPR、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机械通气术、洗胃术、清创缝合术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现代急救技术,并开展急慢性、难愈合创面植皮术、VSD负压吸引等新技术。临床诊治过程中能突出中医药特色,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充分利用中医药的技术优势,现科室开展有中药洗胃、中药灌肠、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百笑灸、红外线治疗、针灸、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小针刀等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广大患者真正体会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实惠。
科室诊疗范围能运用中西医对内、外、儿、骨科疾患和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抢救工作,如各种食物、药物中毒、犬咬伤及各部位创伤的预检、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检,建立健全急救抢救程序及流程,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急诊工作性质要求每个急诊医生能对所有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所以急诊医生既要有某一学科的特长,又要具备综合救治能力。
杨涛主任表示,除了日常的急诊以外,他接纳更多的是创伤患者,比如瘢痕修复、光电治疗以及急诊儿科诊疗救治等等。抢救间里面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病情都很复杂,病人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非常信任这个医疗团队。所以一方面是处理急诊患者,一方面就是处理危重症患者。因此急救就是跟时间赛跑,急诊科就是以时间概念定义的科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及时的救治。
父母最担心的便是孩子生病,无论是新手爸妈,还是有经验的家中老人,在面对小孩生病时,总是手忙脚乱,既担心孩子不能尽快痊愈,又不想让孩子吃药、打针。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渭南市临渭区中医医院急诊儿科拓展中医适宜技术,通过“简单、绿色、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增加小儿免疫力,缩短病程,疗效明显,更容易被儿童及家长接受。
急诊儿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积极运用捏脊疗法、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点刺放血疗法、中药熏洗、百笑灸等中医技术,结合现代西医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发热、咳喘、腹泻、慢性过敏性咳嗽、儿童疳积厌食等儿科常见多发病。
一、捏脊疗法
通过提捏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起到疏通经络、振奋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和胃、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常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呕吐、腹痛、便秘、咳喘、夜啼等病症,亦可作为预防保健之用。
二、耳穴贴压
通过对应耳穴按摩,依靠经络及神经的传导作用,改善对应的脏腑形成的临床症状,刺激耳穴激发相应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的功能使冲动向上传递至大脑皮层,从而提高对多种疾病的调控作用。常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疳证、厌食、积滞、呕吐、腹痛、心悸、夜啼、汗症、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焦虑等。
三、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通过将中药配比、调制之后,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药型,贴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通过刺激穴位,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目前科室开展穴位贴敷有平喘止咳贴、退热贴、止泻贴、纳气贴等。穴位贴敷较为安全,副作用小,简便易行。
四、点刺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等刺破患儿特定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可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感冒等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麦粒肿、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五、中药熏洗
中药熏药治疗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近日,支原体感染多有发热,此疗法遵循了“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的理论,通过药物的热力和药力效应迅速渗透至足部及全身经络循环,使药物通过小儿皮肤吸收,从而达到发汗解表,透邪外出,退热的作用。
六、百笑灸
百笑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采用中药配方,通过温热和药理作用,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起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的作用。在使用百笑灸进行灸疗时,药物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相关穴位,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药物成分渗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等作用。
文化是科室建设的活力,是科室的凝聚力、竞争力、生命力。杨涛主任说:“中医医院多年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做学术要严谨,办大事要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决心和能力。”在急诊科,他致力于打造融入度高、辐射度广、特色度新的急诊科文化氛围,增强科室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做到“有急必到、有危必救、有伤必医、有求必应”,积极配合“120”完成各种院前急救,用精湛的急救技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为此,杨涛主任精心制定了科室内的2024年度教学计划,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科内培训,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有时还会抽查大家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并组织科内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失时机地与大家分享业内新理论、新技能。要求全科人员始终以“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养成多翻书、多动手、多思考的习惯,踏踏实实做学问。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临床诊断标准层出不穷,医务工作者绝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扶上马、送一程”,这对年轻医护人员尤其重要,因此他也鼓励年轻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开阔视野。
年前,科内就选派护理人员前往市中心医院学习急诊急救医疗培训。力争把科内人员打造成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朝气蓬勃的队伍。
编辑:祖钰
初审:刘莹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