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语言的艺术——赏薛小虎作品集随想
前不久,我收到了薛小虎先生新出版的书法影像作品集《薛小虎书法》《薛小虎影象》。两部超大开本封面大红烫金,装帧精美,里边页面用了一种很高级的亮光厚纸,整个看起来非常大气。长久以来,我一直很欣赏小虎先生那种简洁干练、刚硬挺立的书写风格。他的笔墨透出一种刚劲有力、昂扬向上的艺术气质,非常吻合这位秦东汉子热情坦诚、豁达乐观的性格。
我静静地翻阅着那光亮的厚纸页面:有的字体神态上扬、盎然而立,有的质朴无华、淡雅清新,还有的端庄秀丽、典雅大气。总之,字体形态各异,富有美感,尤其散发出一种积极进发的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忽然想到一句古人名言:字如其人,言为心声。文字笔墨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言语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简单地说,书法的形和言语的声都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字迹留墨,言语有声,这正是语言的领域啊!我的意识随之转移到语言的概念上来:语言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基础,是人与世界联系的媒介。没有语言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人类借助语言认识自然、交流信息、改造世界、装点生活,在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创造了艺术。可以说,一切的艺术均源自语言,反过来说,语言既是一切艺术的本源,也是艺术本身。人们凭借语言名状万物,传情达意,创造出各种符号,由符号升华为艺术。语言的符号千千万,大致分为音、形、义三类,分别衍生出音乐、文学和书画艺术类型,其中书法堪为一绝,是汉字文化特有的传统绝艺。
我一边想着,一边继续欣赏着书中的文字之美。眼前的书法作品不正是语言的文字符号向人们展示美的艺术吗?如前所说,书法艺术源自语言,那么语言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呢?或者说她蕴含着怎样的艺术背景呢?——我想起了一位德国诗人的话:世上有两种美妙的语言,一种是大自然,另一种是艺术。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整套规定好的和谐法则与秩序。顺其法则者兴,合其秩序者美。正是这样一种语言作为美的原型,成为了艺术的典范和蓝本。
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语言,艺术的使命是展现自然的和谐法则,展现自然之美。自然界万物有灵,灵就是美之魂,是艺术的本源所在。对少数艺术家而言,因为他们心有灵犀,一旦抓住那灵光闪现的一瞬间,就能心随意动,笔墨生辉;而常人对此则往往视而不见,觅而不得。艺术家与自然之间的对话通常是心灵上的交流。他能把心灵的闪光转化成艺术作品展示给我们。同理,书法家描摹自然之美,其字体结构反映自然的和谐。于是,那一笔一划便构成了经典。薛小虎先生的书法之作不仅承袭了中华书法艺术的经典元素,而且也充分显露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多年笔耕研习,精益求精,每每有感有悟,便着力呈现于笔墨之上,显然功夫不浅。
从艺术种类上讲,书法当属于造型艺术,是形象的语言,通过形意结合来表现文字的形态之美。形态之美主要表现在点画之间的和谐适宜,审美效果的丰富多样,如笔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上下,点画的轻重、顿挫等,各有讲究,每一笔一划都具有特定的技法和形象意蕴。关于这一点,行家自有高论,书中也有不少相关的评论文章值得学习和借鉴。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和谐。和谐意为字体笔划的间架结构配合得当,能够赏心悦目。通俗地讲,和谐就是好看,不和谐就是不好看。文字作为语言的表意符号,形和意的融合所营造的意境自然是好看的,和谐的,当然也是美的。如果说自然之美在于和谐,那么反映自然美的书法艺术就离不开和谐这个标准。所以,对一个外行来说,始终把和谐(美观)作为评鉴书法艺术的标准,一定不会太离谱,也一定能从中领悟一点儿奥妙的。
深层次看,书法之美更成就于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的积累。通过这个视角,能更多地体察到书法家艺术个性形成的文化修养背景。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都是艺术家对自然的创造性模仿。之所以模仿,是因为他以自然为楷模并从中汲取了灵感;之所以有创造性,是因为他发挥了艺术想象力并把主观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于是,模仿与创造的完美统一让书法达到了艺术至善的境界。想到这里,我觉得,书法艺术让文字的音形义融为一体,既反映了自然之美,更能体现语言之美,并由此给予每一位观赏者无限美好的感受和想象。此时,我感觉那页面上的墨迹在我的眼前不断闪烁着光亮,仿佛正讲述着书法家的艺术人生,也仿佛正讲述亲友当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作者:聂军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