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碗碗腔走出渭南后

发布时间:2024-03-22 17:53:55

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曾明确指出,陕西是中国影戏的起源地。

自从有了皮影戏,当然它的伴奏音乐及声腔便相随而生,皮影成为“中国戏曲之父”。华山之阴,渭水沿岸,河西之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孳生出的老秦腔、老腔、碗碗腔、阿宫腔、迷胡、道情等多种声腔音乐都作过皮影伴奏腔,加上美伦美奂的皮影造型,还有从未断绝的民间传承,有专家继续追溯后称“中国皮影看陕西,陕西影戏源头在渭南”。

图片碗碗腔皮影人物造型   薛宏权制作

渭南皮影戏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为民族戏曲文化有卓越的贡献。其中由碗碗腔皮影戏派生出来的碗碗腔剧种是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不可多得的一支艺术奇葩。碗碗腔细腻、幽雅、婉转,缠绵。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有史载曰:“革新后的碗碗腔,在月琴和铜碗碗击节的主要乐器伴奏下,悠悠扬扬,典雅飘逸,知音者闻声,莫不神魂俱醉”,就是今人也称其为“天籁之音”。一部《秋菊打官司》电影背景音乐采用了碗碗腔,世人惊奇叫绝;电视剧《装台》只选了碗碗腔“人面桃花”一小段,让人如痴如醉。

图片

碗碗腔皮影人物造型   薛宏权制作

有确凿资料能说明碗碗腔的原生繁衍地在陕西渭南的大荔、朝邑和华州、华阴一带。但是按剧种形成规律,碗碗腔生成也有一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宣布诞生。以清乾隆年间渭南人李十三(1736—1795)创作的碗碗腔剧目十大本成型演出时间作标志,到今至少300多年的悠久历史。300多年来,随着皮影艺人行走的脚步,碗碗腔传播在陕西的角角落落,沟沟峁峁;碗碗腔也曾流播到相邻多个省份的民众中。碗碗腔音乐拨动动了时人的心灵,深得民间喜爱。到后来,碗碗腔随同皮影艺人,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把碗碗腔带到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卢森堡、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的观众除为皮影表演点赞外,他们尤对碗碗腔音乐惊叹并陶醉其中。

图片

碗碗腔皮影造型   薛宏权制作

历史沧桑巨变,试图找出碗碗腔传播最原始的全部风貌和路线图,那是异想天开。笔者只求在众多已有的历史资料中,理出碗碗腔走出渭南后,有了“根据地”,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抑或兼容并蓄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民风民俗、小剧种等艺术形式,形成不同的声腔艺术,但是仍和碗碗腔血脉相通,同属碗碗腔基因。若达此目的,那就是难得的收获了。

图片

民间碗碗腔皮影艺人吕崇德在演唱

先说碗碗腔传播到陕南的事。陕南碗碗腔,又叫洋县碗碗腔,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洋县为中心的陕南各地。据考证,清乾隆年间,洋县万家宫桄桄皮影艺人雍朝杰带皮影社赴陕西东府渭北一带演出时,即被当地盛行的碗碗腔皮影戏所折服,旋即在同州朝邑即今大荔住了一段时间学得了碗碗腔。此后在皮影戏演出中吸收了汉中地区民歌和汉调桄桄的曲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洋县碗碗腔。清嘉庆、道光年间,唱洋县碗碗腔的皮影班社遍及陕南各地。到清末光洋县就有18个碗碗腔皮影班社。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和连年灾荒,艺人被迫流离,碗碗腔班社濒临绝迹。1949年后各级政府多方抢救扶持,民间碗碗腔皮影社开始复活。1958年陕西省等有关部门扶持成立了“洋县碗碗腔皮影剧团”,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创作和改编演出许多碗碗腔皮影现代剧。可喜的是洋县专业剧团于1960年还把碗碗腔搬上大舞台,排演了《跑庵》《拷卜凤》等待碗碗腔剧目。洋县碗碗腔皮影戏列入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省戏曲剧院碗碗腔《金琓钗·借水》剧照杨荣荣饰演陶小春

有资料证实,陕西东府渭南碗碗腔流传到陕北,约是在清朝后期。首先到达陕西榆林绥德的义合镇,后来逐渐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清嘉庆、道光年间,陕北碗碗腔皮影班社开始遍及陕北各地。上世纪初年是碗碗腔皮影在陕北的兴盛时期。因陕北地理位置靠近山西,民风民情民间音乐也相近之处甚多,陕北碗碗腔不仅吸收了陕西道情和迷胡的韵律,而且受晋剧影响更大,但总体保持了陕北浓郁的地方特色,委婉、缠绵、动听,也欢快活泼,男女演员没有唱腔上同腔同调的矛盾,听起来和谐入耳。抗战开始后,兵荒马乱,陕北碗碗腔同样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陕北碗碗腔皮影得到多方扶持,又先在米脂、绥德、榆林、清涧、定边等地恢复,很受群众欢迎。1960年榆林专区人民剧团还将碗碗腔搬上大舞台,演出了《逼上梁山》《红娘子》等。此后这个剧团先后在大舞台还演出过《审椅子》《铁算盘》《钉鞋记》《痛说革命家史》《芦荡火种》《水流千里》等碗碗腔现代剧。该团也是把碗碗腔搬上大舞台较早、演出剧目较多的一个剧团。

图片

省戏曲剧院碗碗腔《小忽雷》剧照   (温喜爱(左)饰润娘,李瑞芳(右)饰郑盈盈)

碗碗腔流传到陕西西府叫“灯盏头碗碗腔”,因以小铁棒敲击灯碗掌握节奏而得名。主要流行于陕西千阳、宝鸡地区及陕甘两省多个县市。陕西西府曾有西府碗碗腔早于东府碗碗腔的说法,但这个说法连西府人自己也清楚“西府碗碗腔渊源没有历史可查证”。确实翻遍了历史资料,西府灯盏头碗碗腔约200来年的历史,没有找到能早过东府渭南碗碗腔至少300多年历史的一丁点儿根据。

在翻阅史料时,笔者反倒发现散落的反映大荔民间皮影班社活动的史料中有“乾隆末年,朝邑县齐家班社迁往西府千阳县,将碗碗腔带至关中西府地区”的记载;又在介绍千阳县文化遗产的资料中看到有“灯盏头碗碗腔起源于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齐家背后(地名),现为南寨村一组……其孕育发展经过了约200年的时间”的记述;这个史料上还说,南寨村齐家人是灯盏头碗碗腔世代传承人。齐家第四代传承人齐勤忠在一个场合出示的有关非遗项目传承申报资料表明,齐家第三代传承人是他的大伯齐保魁和三伯齐文功。齐保魁的祖父、父亲便是第一代和第二代传承人。只要把这些史实对接分析,很容易客观地说明陕西西府灯盏头碗碗腔和陕西东府碗碗腔一脉相承,同宗同源。

不过,齐家艺人和众多西府民间灯盏头碗碗腔艺人在长年日久的演出中,广采当地民歌小调、西府曲子、关中道情、方言小戏之长,与本地皮影乱弹结合而变成了独有的一个剧种。该剧种生存于人民群众之中,演出内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风格独特,深受群众喜爱,除流播于陕西西府宝鸡广大地区外,还被甘肃的平凉、灵台、华亭、天水、兰州以及青海西宁等地群众热情接纳。1960年西府碗碗腔被搬上了大舞台,陕西陇县人民剧团演出了碗碗腔《剪红灯》等,陕西省宝鸡人民剧团排演了碗碗腔《借年》等剧目。

图片省戏曲剧院碗碗腔《蝶恋花》剧照   (李瑞芳扮演杨开慧,焦瑞霞扮演瞎子阿婆)

渭南地区处黄河西测,河东则是晋西南。渭南碗碗腔皮影戏过黄河的历史并不迟于从渭南出发到达陕西其他各地的时日,碗碗腔在山西生存和发展状况却也可圈可点。

碗碗腔传播到山西分为两路,也形成两支流派。其中流行于山西曲沃一带的叫曲沃碗碗腔。山西考证表明,曲沃碗碗腔源于陕西大荔、朝邑、华阴等县的皮影曲调。说是清代中叶由陕西商人带入后红极一时,直到上世纪初年仍然兴盛。演出范围曾扩大到山西的解州、绛州及周边地域。1949年后曲沃成立了专业的碗碗腔皮影剧团,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民间音乐、蒲剧、迷胡的曲调和曲牌,结合当地方言,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曲沃碗碗腔。1960年曲沃成立了碗碗腔剧团,开始由真人在大舞台上演出碗碗腔剧目。他们吸收了蒲剧、越剧、川剧、迷胡等剧种的服饰、脸谱、舞台美术、念白及表演程式,并保留了皮影表演遗风,形成了独特的曲沃碗碗腔表演特色。这不仅受到曲沃人民的喜爱,并逐步向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分县市流播。至今曲沃碗碗腔仍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进入国家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

图片碗碗腔《江姐》剧照   温喜爱饰演江姐

山西另一路叫孝义碗碗腔。清光绪年间,陕西朝邑即今大荔一带,连年饥荒。当地碗碗腔艺人随同逃荒人群流落山西各地。其中一支碗碗腔艺人到了山西北部,在孝义、汾阳一带演出谋生。随着日月的积淀,他们的碗碗腔曲调受山西晋剧、孝义皮腔、汾阳秧歌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大约光绪中期还有孝义艺人两次专门赴陕西同州学艺深造。孝义碗碗腔主要流行于山西吕梁孝义市以及周边地区。清朝光绪末年,孝义碗碗腔班社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及山西省全境。1959年太原市和孝义各自都成立了真人演出碗碗腔的专业剧团。孝义碗碗腔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曾两次晋京演出受到高度好评。孝义碗碗腔大舞台剧目,曾涌现出了多个获全国多项大奖、影响广泛的优秀碗碗腔剧目,也曾造就了不少著名演员。山西孝义张建琴,是全国唯一因专业演出碗碗腔剧目,获得了全国第十六届梅花奖的演员,她演出的“风流三部曲”名扬省内外,还获得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奖”。孝义碗碗腔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张建琴成为国家级孝义碗碗腔传承人。更值得赞赏的是,在当今许多传统稀有小剧种濒临消亡的危机时刻,孝义碗碗腔仍被山西北部老百姓喜爱。其在演出市场、艺术水准、演员收入等方面,孝义碗碗腔仍在山西全省的地方剧种中处于较高水平。

图片省戏曲剧院碗碗腔《杨贵妃》剧照   李瑞芳饰演杨贵妃

新中国成立后,西北文化中心古都西安成了传承和发展碗碗腔剧种的高地。对于此前东府碗碗腔传承到西安的年代和历史真无法考证清楚。不过有两个碗碗腔班社对在西安传播碗碗腔还是有贡献的。渭南有个焦家皮影班,创办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渭南著名皮影艺人“一杆旗”杜升初领班,活动于渭北及西安一带,杜升初领班长达50年之久,他演唱、乐器、编剧样样精通。1950年,西北风文化部戏曲改进处成立,特约杜升初口述碗碗腔剧目30多本。1952年渭南著名艺术家“红菊花”谢德龙担任刚成立的西安碗碗皮影社社长。谢德龙在西安挖掘、整理、演出了200多本碗碗腔剧目,创作碗碗腔现代戏几十本,演出接待过30多个国家的友人。他创作出版了《大闹天宫》和《碗碗腔选集》。他还向在省戏曲研究院工作的渭南籍戏曲音乐家王依群传授了不少碗碗腔唱段,经音乐家记录整理出版了《碗碗腔音乐》,遂成为剧种音乐经典之作。谢被聘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陕西省广播文工团艺术顾问。他给这些演出和有关研究单位出谋献策,辛苦筛选、加工整理、现场指导,为把民间碗碗腔搬上西安大舞台做出了独到的奉献。1958年谢德龙领剧社在甘肃兰州市演出轰动金城,受到甘肃时任省长邓宝珊接见和赠旗表彰。受甘肃省多方呼吁请求,德庆社忍痛割爱,派出了由渭南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家李俊民、牛振河等六人赴甘肃落户成立了兰州皮影社。从此,碗碗腔以其特有的音调飞扬于陇东高原与河西走廊。

图片碗碗腔《骄杨之恋》剧照   李梅饰演杨开慧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独有的优势,对碗碗腔剧种再深度挖掘、整理提高,并把其搬上了戏曲大舞台,发挥了探索引领和示范推动的作用。1956年大荔朝邑沙底村业余剧团尝试以真人排演了碗碗腔传统剧《献连环》,虽系开创性试验,却是群众自娱自乐。也就在1956这年,中共陕西省委内有激情担当、有文化自觉和慧眼识珠的高层人士,向文化部门提出必须把碗碗腔搬上舞台的要求,这和省戏曲剧院的艺术家们一拍即合。艺术家们和西安德庆皮影社商量挑选出《借水赠钗》一折,由李瑞芳、王斌演出,碗碗腔从此走上了西安戏曲艺术大舞台,观众拍手叫好。1957年元月,澄城人李荫堂创编的碗碗腔《金琬钗》全本上了戏曲舞台,这是碗碗腔剧种改造重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58年三大秦班进北京演出期间,首都戏曲界对碗碗腔唱腔音乐评价甚高。周恩来总理将《金琬钗》剧组邀至中南海演出,看完演出周总理接见了演职人员,亲切询问了解碗碗腔有关渊源,现场观看了硬弦乐器演奏,夸赞碗碗腔音乐细腻幽雅,委婉动听。此后,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凡有碗碗腔班社的地方,大都闻风成立了专业剧团,立即开始了把碗碗腔搬上本地戏曲舞台的戏剧改革。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省戏曲剧院编演的剧目有《金琬钗》《白玉瑱》《囊哉》《女巡按》《蝶恋花》《红色娘子军》《杨贵妃》《真的真的》《骄杨之恋》等。这些剧目有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也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现代戏。《红色宣传员》是将朝鲜歌剧移植成碗碗腔的,这是首次用碗碗腔演现代戏剧目。《真的真的》是根据芬兰话剧改编的。以同名京剧移植的《红色娘子军》成为碗碗腔经典。《骄杨之恋》是新时期陕西省戏曲剧院恢复重振碗碗腔的里程碑。

图片

民间艺人吕崇德和著名演员温喜爱共唱碗碗腔

渭南碗碗腔传播入各地,现都成了国家或省、地各级政府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相信碗碗腔是民族戏曲艺术之林的瑰宝,应该在传统与现代对撞中,焕发新的生命光彩,老树开红花,寒梅展异彩。

【作者简介】

崔晓极,渭南澄城人,中共党员。曾任渭南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在任期间,曾组织策划演出了《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优秀戏曲剧目。组织策划创作了大型社火舞诗《华山魂》,推出了华阴老腔、韩城行鼓、富平老鼓、潼关古战船、合阳上锣鼓等珍贵的优秀民间艺术精品力作。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