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彬彬:返乡开创甜蜜“柿业”
11月7日,乔彬彬捧着刚刚收到的农村电商致富先行者赛项二等奖证书,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压力,也是一份动力。】在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中,他是渭南市唯一获奖选手。
乔彬彬是富平县庄里试验区杨家村党总支书记、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富平柿饼电商发展“第一人”。16年来,他带动全县柿饼年销量超千吨,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曾创造了单日网售富平柿饼450万元的记录,2022年新农人电子商务公司网络销售额已超过4000万元。
11月份正是柿饼加工最忙碌的时节,走进新农人电子商务公司的厂区,迎面扑来的是香甜的柿香。抬眼望去,一排排经过削皮处理的柿子,成串的悬挂起来进行晾晒。在打包发货车间,工人们娴熟的对产品进行分类包装。乔彬彬:【包严、包好,包的过程中检查一下!】工人大姐:【没问题,我们认真的太!】
乔彬彬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杨家村,长在杨家村。2006年大学毕业后,乔彬彬顺利进入安徽一家颇有名气的大型国企工作。既吃苦耐劳,又聪慧能干的他,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仅仅数年时间,就进入这家国企分公司的管理层。“闲不住”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淘宝开了家网店,试着卖老家的柿饼、苹果等农产品。
敢想敢试敢干的乔彬彬卖出了全县第一盒网售富平柿饼,让他自己也惊讶的是,一个月下来竟然挣了2万元,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00元。乔彬彬不无自豪地说:【我回到我老屋,给村里人说,我在网上卖柿饼,当时没有人相信。农村人想不通,你咋个通过网上把柿饼卖出去的。】
这次尝试让他体验到了互联网的“甜口”,为了让柿饼卖得更好,乔彬彬不停地琢磨尝试:开淘宝店,做微商,搞直播带货……经过五六年的网络运营,他积累了丰富的网络销售运营经验,兼职电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2年时,他已成了百万富翁。
虽然自己有了积蓄,工作环境也好,可每每回到村里看到好多乡亲生活有些困难时,乔彬彬心里就不是个滋味【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里人,从小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在我的记忆里,我庄里的柿饼是最好的、最优的。我一直想把柿子产业做大做强,让我身边的父老乡亲,通过产业的发展增收致富。】
富平县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柿饼个大、霜白、味香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传统的种植零散、规模小、产量低、销售渠道单一,收购价格低。乔彬彬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回乡创业,做大柿饼规模,利用网络销售,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说干就干,2014年乔彬彬成立了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富平县山臻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园科学种植、无尘晾晒,确保柿饼加工不受天气影响,更加干净卫生。【我们成立了新农人专家工作站,尤其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合作论证,研制出了柿饼的无尘化晾晒,对柿饼的品质有很大的提升。这样生产出来的柿饼颜色比较好,成品率比较高,消费者的认可度比较好。】
了解电商运营模式的他,十分清楚,柿饼不仅要好吃,还要懂得包装。因而,他改进了原先的包装模式,推出“富柿”“喜柿”等柿饼品牌,在互联网上一炮而红,推动富平柿饼向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方向发展。从2012年卖出去5吨,到2013年10吨,2014年30吨,2015年60吨,2016年108吨……
2017年12月14日上午9时,首批按照新标准生产的富平柿饼,正式在“云集”电商平台的“百县千品”项目上线,覆盖全国各地280多万家店,浏览量达2000万次,使富平柿饼品牌飞速传播,触达上千万终端消费者。
这次与“云集”的签约,让富平柿饼第一次拿到了千万大单,创造了450万元的日销售纪录。
一连串的“大动作”,使乔彬彬的甜蜜“柿”业越做越大。富平柿饼和农产品走货量一路飙升,带动致富和从业人数超过8000人,爱心扶贫、产业扶贫456人次,带动辐射群众超过5000人次,他也成了当地群众赞不绝口的“新农人之星”。
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王刚:【2021年公司销售量达到1100吨,销售额共计6200万元,其中70%的柿饼实现线上销售,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近年来,乔彬彬创办的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托管经营、订单代加工、青年合伙人等模式,柿饼销售额不断攀升,其它农产品销售4400吨,安排季节性用工300余人。带动全县1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富平优质农产品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王刚:【到目前为止,这11个村代加工的农产品有2400万元,有99户210人参与产业分红。】
近两年,乔彬彬先后获得“陕西省第十一届优秀青年创业奖”“渭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2021年镇村换届,乔彬彬当选杨家村党总支书记。【对我来说,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更多的是要考虑全村老百姓的事,这才是最大的事。】
成为村里“当家人”之后,他将致富的眼光投向更远处,想方设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乔彬彬:【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展规划,把我村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尤其是把我们的柿子这个金字招牌做好,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2022年初,杨家村城北组柿农丑军锋犯了愁,往年这时候已是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3200斤柿饼却迟迟卖不出去。丑军锋:【我和老伴愁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家里的柿饼还一大堆,一早上起来我给乔书记打了个电话,说家里还有些柿饼,他听到电话后上门来,把我家的柿饼问题解决了,总算是卖了。】
乔彬彬:【我看到群众比较着急,我公司以高于市场价三到四块钱,对村民柿饼进行收购。当时受疫情的影响,富平柿饼大面积出不去,我多方沟通,通过郑州运转中心、山西运转中心,把群众的柿饼全部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当时,帮助周边群众销售柿饼达到1600万元,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看到乡亲们想致富奔小康,却“有想法没办法”,乔彬彬为大家提供创业和就业平台,他和共青团富平县委共同打造了新农人创业孵化基地,自建柿子晾晒棚无偿提供给青年人、农户使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年轻人回乡。
富平县庄里试验区杨家村村民杨少刚是乔彬彬的老同学,一次电话中听了乔书记的介绍,在南方打工的他,回家乡也做起了“柿”业:【他把我叫回来以后,这几年把房买了,把车也换了,从第一年的70万,去年是做到200多万,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非常有信心去做这个事业。】
乔彬彬:【通过这两年时间,我们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孵化了200多人,带动他们一共销售了1600万元,而且产业建团一共带动了100多个人参与产业发展。】
多年来,怀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初心,乔彬彬不遗余力地与驻村工作队、返乡青年开展网络直播带货,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乔彬彬对未来满怀憧憬:【我一定要把这个事业做好,把产业链做长、做优、做强。下一步,我全村在原有的柿子和花椒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再就是肉牛养殖,发展了电子商务,把优质的农产品通过全渠道推广到全国各地。】
记者:赵国桢 刘佳鑫
编辑:李智
初审:刘莹
终审:黎英、周新宏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