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法院李国倩:以法为盾 以情为桥 巾帼法官别样红
(记者:刘阳 牛静)在我市基层司法战线,有这么一个女法官,在法庭上,她是手握法槌的裁判者;社区邻里,她是法治新风的宣传者。她以细腻严谨的审判风格、春风化雨的调解能力,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她就是潼关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团队的李国倩。
自2011年踏上法院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李国倩便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信念深植于心。她在综合审判团队工作,这里是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矛盾纠纷种类繁杂,她每天面对的事不仅仅有家长里短,还有各类涉企合同纠纷,但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潼关法院综合审判团队负责人 李国倩:从庭前证据审查、组织双方质证、调解,到庭审中把握节奏、查明事实,再到最终作出公正的裁判,每个环节都需要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除了依法裁判,还要注重案件的回访,确保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充分理解,推动法律文书的有效履行。
14年的基层历练,让她不断成长。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她不断磨砺专业素养,提升司法能力。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现场勘验,还是法庭上的严肃审理,她始终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经手案件数千件,对各类法律条文运用自如,对案件审理流程烂熟于心,调解案件更是手到擒来。
潼关法院综合审判团队法官助理 陈翠霞:她在法院工作了14年,工作经验丰富,细致严谨,思维逻辑清晰,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案件的关键,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在生活中,她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知心的大姐姐,当我困惑时,给我答疑解惑,是我学习的榜样。
调解,是李国倩办案的一大“法宝”。2024年12月,李国倩接到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被告自幼相识,感情深厚,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被告因购买房产、店铺资金周转、亲属治病等原因陆续向原告借款481000元,双方协调后约定的还款日期为2024年2月1日,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催促被告还款,但被告一直不履行还款义务。
原告 张某:一开始我们定好的是没有多长时间就给我还了,因为我们关系也比较好,后来,找他还钱的时候,她说是生意赔了什么的,各种原因拖延不给我还,后来,时间长了,再联系他,就联系不到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去法院起诉。
案件受理后,被告电话停机处于失联状态,去户籍地找寻亦是人去楼空,办案法官只能一边继续联系原告一边扩大范围搜索被告的信息,经过不断地走访调查,将多日查询到的零碎信息汇总后,李国倩终于在西安某小区找到被告家属,将开庭传票送到被告家属的手上,开庭当日,原、被告碰面后一言不合发生了口角,考虑到原、被告之前的朋友关系,办案法官积极组织调解。
潼关法院综合审判团队负责人 李国倩:对于矛盾冲突大的案件,我会首先倾听他们双方的诉求,跟当事人拉家常以舒缓对立情绪,结合情理和法理,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为他们分析利弊,找准利益平衡点,引导他们参与到调解中来,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力求以调解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经过调解,原被告达成还款协议,并当庭履行部分款项。
回顾自己的14年法官生涯,李国倩感慨万千,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官的职责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法治篇章,成为法治路上的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 。
潼关法院综合审判团队负责人 李国倩:能到法院的纠纷,就都不是小案子,这些案子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这份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审判一线,不断提升我的专业素养,用公正裁判守护法律尊严,继续坚守初心,用真诚的态度传递司法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牛静
初审:张歆 焦俞鑫
终审:樊玮
编辑: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