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韩城公安:突出派出所标准化建设 推动派出所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6-20 19:16:40

(通讯员:李新峰)今年以来,韩城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关于新时代公安派出所高质量发展“1+2+3+X”新任务,全力推进以“派出所建设标准化、责任清单化、发展智慧化”为重点的新时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派出所工作发展,派出所实力、活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 ,以“一号工程”定位谋划

今年年初,韩城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公安机关关于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安排部署,韩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师正利5次主持召开推进会,要求按照“因所制宜、功能齐全、廉洁高效、成效显著、全面完成”的原则推动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并带队对13个派出所逐一调研,结合各所实际,按照“一所一策”制定了个性化建设方案。5月初,制定印发了《韩城市公安局关于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实施方案》,围绕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明确各警种部门职责分工,夯实局领导班子包联责任,细化了任务清单,强力推动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包联派出所检查督导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工作,确保各派出所突出特色亮点,全力夯实公安根基。

优化标准建设,以“优化机制”创新发展

加强社会面巡防建设。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警务模式、科学部署警力,发动社会力量、延伸工作触角,不断创新构建派出所和巡特警巡防队伍联勤联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切实把派出所工作落实到“主防”职能上。

健全完善勤务运行模式。持续推进“两队一室”改革,试点推行农村派出所战区警务协作区建设,推进农村派出所警力整合。在乔南、金城、龙门、西庄4个派出所全面实行“两队一室”警务模式,设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分别由所领导担任负责人,明确职责分工,以“一室”支撑“两队”,两队互为协同,建立“日研判、周通报、月考核”制度,形成了“指令-监控-执行-反馈”的闭环模式,提升派出所精准研判、精准打击、精准管控、精准处置能力水平。

加强案件办理工作规范。实现“执法信息录入、执法流程管理、执法活动监督、执法质量考评”全部网上流转,确保执法高效公开,不断强化执法过程记载,建立与办案系统相衔接的执法档案。建立健全“一日一巡查、一案一评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派出所执法办案制度体系,组建40余人的专兼职法制员队伍,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今年以来,韩城市局案管中心发布执法问题通报11期,督促整改执法告警36起,评查案卷259起。

提升管控效能,以“信息支撑”提质增效

推进基础管控中心建设。按照渭南市局关于基础管控中心安排部署,落实了“强所办”向基础管控中心转型,韩城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建成并投入实体化运行,管控中心按照任务派发、反馈和支援,实现一个中心管基础、一个平台推应用、一张清单管任务、一套规范管流程,确保基础工作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打造任务精准推送、及时核查、实时监督的派出所基础工作新形态。目前开展“日提醒、周通报、月考评”工作模式,每日群内提醒未开展工作,每周进行质态监测、全量采集通报。中心运行以来已下发周通报14期,累计下发核查数据1.3万余条。

深化智慧赋能安防小区建设。持续深化“零发案”小区创建,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区60余个,培育平安类组织70余支和兼职巡逻队伍3000余人。统筹群防群治巡逻力量,推行“红袖标”等基层联动联巡新模式,重点做好传统侵财、电诈案件等社会突出问题防范工作。今年1-4月份刑事案件同比发案下降30%。

推动社区民警主动触网。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抓手,加大资源整合,强化警种建设,用“数据在线”保障警力“用在一线”,“科技赋能”支撑服务精准高效。将数据资源向派出所精准投放,依托市局基础管控中心,向民警推送要素管控、人口管理、服务群众等全量数据,实现标签化精准提醒,社区民警由过去主要“凭经验”,变成“接工单、行指令”的标准化行动。同时,治安大队组织业务专干,采取集中培训、进所送教、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派出所大数据应用能力和水平。

来源:韩城市公安局

编辑:牛静

初审:张歆 焦俞鑫

终审:樊玮

编辑: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