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金融||建行渭南分行:金融服务进乡村 多向发力助振兴
(记者:李昊 路可超)2023年以来,建行渭南分行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普惠金融为发力点推动乡村振兴业务快速发展。所辖大荔县支行作为县域乡村振兴的示范行,依托在各行政村设立的“裕农通”服务点,深入乡村为农户开展信息建档业务,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户的金融需求。一起来看建行渭南分行是如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
伴随着响彻村道的广播声,大荔县安仁镇龙门村的村民陆续来到村部办理贷款业务和建行裕农通银行卡,建行大荔县支行将“柜台”搬到村部为村民办理业务,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建行在龙门村一呼百应绝不是一段广播就能做到的,这得益于建行大荔县支行前期扎实的工作。随后,为进一步让广大村民了解裕农通业务,建行大荔县支行的客户经理陈卫国和他的同事开始走村入户。村民李斌想要增加冬枣面积,但是一直对银行贷款抱有戒备,在陈卫国的细心讲解下,李斌和妻子很快就打消了顾虑。
相较于李斌,李斌的近邻习安荣是龙门村第一批吃到裕农通红利的村民。去年习安荣想把家里的冷棚改成钢架棚,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在了解到建行的裕农通政策后,习安荣果断的贷了十万块钱。
习安荣对建行裕农通政策吃的很透,在裕农通的辅助下,习安荣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习安荣的经历,在龙门村的还有很多很多。村民陈安民今年61岁,腿部还有点残疾,家里五口人负担十分重,之前他只种了一亩枣,眼看着同村人一个个靠着冬枣发家致富,陈安民也不甘落后,去年一口气弄了七亩钢架棚,结果棚没弄起来,钱花完了。
在现场,记者看到陈安民家的冬枣长势十分良好,看着一棚的钱串子,老陈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了。
龙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常永忠告诉记者,龙门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2153口人,全村冬枣面积2800亩,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和建行大荔县支行合作。
龙门村的故事,只是建行在大荔县普惠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行大荔县支行认真落实建行渭南分行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结合大荔县域特色产业,依托裕农通服务点和村支两委,运用裕农快贷产品,为农户发放生产经营贷款。说到裕农通服务点,和建行合作二十多年的马兆锋有话要说,马兆锋在安仁镇经营了一家农资店,村民想要办理建行裕农通业务,只需要把资料送到马兆锋这里就行了。
下一步,建行大荔县支行将持续加大对涉农主体和农户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为高效推进大荔县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建行力量。近年来,建行渭南分行深耕农村市场,打造一县一特色服务模式,助力地方产业快速发展。建行大荔县支行深耕冬枣产业链,服务农村市场成效突出。
近年来,建行渭南分行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提高了百姓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编辑:苏罗娜
审核:王伟博
终审:王艳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苏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