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对话渭南|时光清浅 向爱则暖

发布时间:2023-11-21 19:24:09

图片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图片

宋佳,一级教师,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临渭区优秀班主任,临渭区教学能手,参与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中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已结题。微课《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正确使用》荣获区级优秀奖,优秀科研成果和论文《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获市级一等奖,全省教学设计《囚歌》获市级一等奖,教学设计《小猴子下山》获区级三等奖。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发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宋佳秉承教育理想,始终不改初心,用真爱沁润心灵,守护花开,让每个生命焕发光彩,在心灵深处默默耕耘,言传身教,一腔激情为教育,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图片

一、用心呵护,用爱启迪

宋佳喜欢孩子星星一样的眼睛,花一样可爱的笑脸,她一直保持初心,用细心、爱心、耐心对待孩子,成为了孩子们的好朋友。时光清浅,向爱则暖,她有一个为之骄傲的班级星辰中队,也是宋老师和孩子们另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一个像童话一样的班级,温暖、有爱、美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她始终相信,做一名好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一片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去滋养孩子们一片赤诚的童心,培育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图片

二、钻研教学,精益求精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宋老师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师生双方合作、交流、互动,将北塘实验小学乐学课堂“四读”式教学方式灵活地应用于课堂中,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宋老师对暂时的学困生倾注了更多的爱心。她深深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她也会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她所带的班级学生勤思考、敢表达、好学习,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认可和好评。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到温暖,从中受到激励。

图片

三、勤于学习,潜心教研

从教以来,宋老师一直不断努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近年来,课标新,教材新,语文核心素养新,她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作为教研组长,她带领全组老师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并从日常实际教学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入手,和老师一起研究、讨论、反思教学行为,梳理问题,找出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教研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

图片

四、家校合作,重视沟通

班主任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纽带,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应当且必须成为学生和家长可信赖的朋友。自全员导师制推行以来,宋老师有时会对班中父母没有时间管、跟随老人的孩子进行家访,给予孩子关心,有时针对班里内向的孩子进行家访,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促进良好性格形成。宋老师与家长们建立起了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关系。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使得宋老师得到了家长们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好评。

图片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一路播种、一路芬芳,在追求理想教育的路上,宋老师在平凡而充实的工作中,将继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保持教育初心,主动作为,笃行致远,不断向阳而生。

编辑:郑玉杰

初审:刘莹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