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渭南| 《拼搏圆梦 赢在高考》——高考系列访谈·语文篇
拼搏点燃激情、自信圆梦高考,5月29日——6月2日,渭南市教育局联合渭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对话渭南》高考特别节目《赢在高考》,邀请渭南市各学科优秀教师为考生送上考前辅导课,为考生提供可靠、权威的学科冲刺方案!首期邀请嘉宾:渭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王建升。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王建升,渭南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班主任,渭南市师德先进个人,渭南市第二批百名科技人才,渭南市高中教学质量提升优秀教师。
主持人:今年高考学生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嘉宾:今年高考,学生最应该注意的是“用旧”“开新”这个过渡年的特点。所谓“用旧”,是指2023届考生是凭借旧教材旧课程参加高考的倒数第二届学生;所谓“开新”是指,今年是陕西省正式使用部编新教材的第一年,这样的过渡性特点会形成一个矛盾,考生所学的旧教材旧内容与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一点可能会对今年语文高考试题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高考指导性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另一个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高考命题的趋向:在时代、历史、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应用能力。
主持人:考试中都会面临哪些题型?又如何应对?
嘉宾:陕西用的是全国乙卷,整套试题有四大板块七类材料文本22道题。七大类题型的应答策略,考生按照常规的方法一步一步解读即可,接下来主要想说部分创新主观题型,今年的创新题型,个人觉得主要体现在现代文理解鉴赏题和古诗鉴赏题上面。解题应对方法是:审清题意,分层作答。
(一)第6题,实用类文本的理解题。今年的试题设置,倾向于从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措施、做法、选择或推测能力设题,真实情境应用的特点很明显。
(二)第9题 ,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答建议是:审清要素,理清关系,逐层作答。如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文本中的探究题。题干是:季羡林评价梁衡的这篇文章说:“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本题的命题意图是想让考生探究“觅渡”这个概念的丰富内涵以及它的作用。“觅渡”一词概括了瞿秋白一生的追求,它包含了瞿秋白的故乡情怀、革命探索历程、追求革命的坚定信念等多重元素,也体现了瞿秋白的不断探索真理、超越自我才情的精神境界。而“境界全出”,既要从精神境界,也要从艺术才华和艺术效果两方面予以探究。“觅渡”有四重内涵,而境界全出,有两个答题方向,这是考生必须审清的要素与层次。
(三)第15题,古诗鉴赏题。注意评价鉴赏类题如何审清题意。审清题意有四个要点:
1.审清性质;
2.审清范围;
3.审清要素关系;
4. 审清方向层次。
主持人:接下来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嘉宾:考前一周复习的原则是:点式激活,保持语感;手上熟练,头脑清醒;有练有思,有滋有味。
1.选择题专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典型真题。
2.整合试卷上的难点题型,形成高考必备知识的序列组合,关键能力的序列组合。
3.写作训练,可以进行十分钟的限时列提纲训练,或者进行作文素材的归类整理训练。
4.高考必考的古诗文默写或者抄写。
5.进行新的信息题尝试训练。放在高考考试时段,限定时间,全真模拟。做到慢审快答,涂写规范;认真评改,做好反思;积累经验,有所领悟。
6.阅读欣赏自己喜爱的文章,边读边思,边悟边品,有情有味,有思有感。这也可以称为“思维的保鲜”。
主持人: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找准定位,让自己的分数最大化?
嘉宾:语文学科,要区分不同层次确实不太好说。近四年语文高考平均分的均分是102.4分,可供参考。
至于“分数最大化”有四点建议:
1.卷面书写要规范。必须做到字形端正,字迹清晰。
2.作答格式要规范。在规定的范围内书写;写错了用单斜杠划掉即可;主观题用分点分层作答。
3.统筹考试作答的顺序。拿到试卷首先认真整体浏览一遍,了解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知识点;做题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高分后低分;先求正确再求快。
4.写作前一定要审题构思,列出简要的写作提纲。
主持人:考前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工作?
嘉宾:考前心理调适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优化情绪,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坦然应考。
1.做好思维体操,保持清醒有序的思考状态。学习活动不能中断,否则就会失去考试的语感与状态;学习训练以专题适量、准确清晰作为原则。
2.做好心灵体操,保持中正平和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应试状态是什么?借用魏书生老师的观点,即:松,静,匀,乐。松,心情放松;静,内心平静,匀,呼吸均匀;乐,生活快乐。
3.做好体能体操,保证准时准点的身体节律。按时起床,按时休息;饮食规律,清淡为宜;坚持锻炼身体,保证精力充沛;不做剧烈活动,不做危险活动。
4.营造和谐环境,排除一切干扰。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考前不谈论分数,不设想填报志愿的事;准备好考试用品,文具最好一式两份;熟悉考场,清楚考点位置与考场座位;身体有特殊情况,提前开好证明。
各位考生,考前一周,不求"建功立业”,只需安稳顺畅。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编辑:阳阳、祖钰
初审:刘莹
终审:黎英、周新宏
编辑:广播中心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