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相助 让救助更有温度——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成立 65 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今年6月19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为广泛宣传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充分展示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提高救助管理工作透明度、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成立65周年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站长、离退休老干部、特邀监督员、媒体记者、公益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等40余人参与,零距离感受救助管理工作流程,了解照料服务、寻亲服务、护送返乡、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活动以“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为主题,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精准阐释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在临渭区朝阳公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发布寻亲公告,发放救助工作宣传手册和引导卡等方式,向过往市民详细讲解救助管理工作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的良好氛围。
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市民政局副局长郭锋军为全市首个“渭团圆”寻亲工作室揭牌。据了解,该工作室将在线上公开设立寻亲甄别线索登记、协查申请、流转交办等业务模块,开通寻亲事项全流程“绿色通道”,整合互联网新媒体资源,拓宽寻亲渠道,进一步提高寻亲甄别效率,形成救助合力,帮助更多流浪乞讨人员回家团圆。
在随后召开的“新老站长话救助 薪火传承谋新篇”座谈会上,大家一起观看了6.19“开放日”宣传片,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救助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和未保体系建设等情况,大家谈感想说体会,既有对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有对工作不足的意见,还有对未来的规划展望。
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启动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工作人员来到市时村救助安置农场和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受助人员寻亲回访工作。
据了解,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59年,2003年8月1日更名为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65年风雨兼程,规模和职能不断拓展,硬件和软件不断提升。携手相助,星火成炬,近年来先后救助2556人次,护送返乡970人次,甄别寻亲踪迹遍布1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为62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兜底扶弱行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将持续打造亮点举措,实现甄别寻亲更有“力度”,医疗救治更有“温度”,源头治理更有“深度”,街面救助更有“广度”,未保工作更有“亮度”。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郑洋
一审:李白冰
二审:贺维娜
终审:王艳
编辑:程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