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豆豆”寻亲——10年帮助100个家庭实现团圆
4月2日上午11时,“糖豆豆”收到了“宝贝回家”网站管理员发来的一条微信,打开手机,上面只有五个字:这个比中了。
2020年8月,被拐卖到河北省邢台市的钟先生找到“糖豆豆”寻求帮助。4年多时间过去了,在经过DNA检测后,钟先生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人。
这是“糖豆豆”寻亲成功的第100例。
“糖豆豆”名叫袁冰,是渭南市临渭区医疗保障局的一名干部,今年是她成为寻亲志愿者的第10年。
10年来,她直接帮助100个家庭实现团圆,参与促成的团聚更是多达400余起。每一次成功寻亲的背后,都是她无数个日夜的付出与坚持。
种下公益的种子
袁冰与“宝贝回家”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2011年春节刚过,她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准备开启新一年的工作,一个“宝贝回家”网站的广告弹窗不经意间闯入她的视线。
“当时就觉得这个网站特别有意义,心里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下。”袁冰回忆起那一刻,眼中满是温柔。从那时起,一颗公益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种下。
但真正促使她下定决心投身其中,还是2015年看了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后。节目中,一位西安母亲寻子多年的艰辛历程深深刺痛了袁冰的心。
“看到那位母亲眼中绝望与希望交织,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袁冰说,“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我要做点什么,我想帮助他们。”
看着节目滚动词条上的QQ群,袁冰毅然决定成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她用女儿的小名“糖豆豆”注册,希望能像糖果一样,给那些深陷黑暗的寻亲家庭带去一丝甜蜜与希望。
然而,寻亲并非易事。“最初的几个月,毫无头绪,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袁冰说,每天看着群里不断弹出的消息怅然若失,原来做一名寻亲志愿者如此不易。
比中了
2016年2月16日,袁冰接到了一个寻亲任务,寻亲人是来自河北省名叫靳帅举的男孩。
“我记得我叫小涛,我也记得父母的名字,我还有个姐姐,我们家左侧有个牛棚,爸爸妈妈房子在中间,有台黑白电视机,家里有很多编好的竹篓和酿的高粱酒,还有母亲调的凉拌折耳根……”
在和靳帅举的交流中,袁冰除了诧异他清晰的记忆,更是感到阵阵心酸,靳帅举被拐的时候大概4岁,这得多强烈的情感才能保留这么完整的记忆。
袁冰下定决心要帮他找到家,根据描述,结合“折耳根”这个关键信息,她判断他家可能在川渝地区。于是她马上在网站发帖,还转到陕西地方群,大家一起讨论,全网查询同年龄段信息。
几个月过去,毫无收获。就在袁冰发愁之时,一名参与过讨论的陕西志愿者传来好消息,四川达州有个家庭高度疑似。
但在初步核实时,难题接踵而至。整个四川省,与靳帅举父亲同名的人达2000多人。
没办法,只能挨个查。幸运的是,在排查到第120多人时,疑似家庭出现了。
经过跟进联系、反复核实比对,2016年7月19日,四川资阳的张警官给袁冰发来信息:比中了!
四川达州渠县贵福镇,这个让靳帅举魂牵梦绕了17年的家,在寻亲志愿者5个月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
“有个前辈告诉我,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正是这句话,让我在后续寻亲中体会到坚持的意义。”袁冰说。
志愿者的意义
2016年11月30日,袁冰接到了小天的寻亲任务。小天说,他在4岁时,和自己的哥哥在河边玩耍,然后一起被人贩子拐走。
很快,袁冰就在“宝贝回家”的论坛上比对出了3年前发布的疑似寻亲帖子。
袁冰发现,这么多年,丢失两个孩子的父母从未放弃寻找自己的孩子。2015年9月26日,孩子的父母已在贵州六盘水“宝贝回家”举办的寻亲大会上采集了血样,遗憾的是,2016年孩子的父亲不幸去世。
“没关系,妈妈和姐姐还在,只要小天采集血样比对成功,还能见到别的亲人。”袁冰心想。
然而这个时候,小天却犹豫了,复杂的心情让他不愿意面对。如今,他已经成婚,有了一个稳定的家,他怕这种未知的恐惧,打破现有的平静。
“小天,勇敢一点,你也是一名父亲了。”
“小天,不会影响你现在生活。你想想,家里一下子丢了两个孩子,父母怎么受得了。”
“小天,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袁冰发送的所有信息都石沉大海,但她从未放弃,她说:“他没删我,就还有希望。”
终于,在2019年3月6日这一天,袁冰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小天发来的消息映入眼帘:“豆豆,谢谢你,能不能麻烦你再给我寄一份采血的材料?”
看到这条消息的瞬间,袁冰只觉心脏猛地一颤,随后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涌上心头。两年多了,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那些熬过的漫长时光,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甘甜的果实。她深知,努力从不会辜负人,只要足够坚持,再艰难的事情,最终也会迎来令人慰藉的结果。
可就在DNA比对成功结果即将公布的前一天,小天的母亲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袁冰拨通了小天的电话,喉咙像是被堵住,千言万语哽在心头,不知从何说起。她只能抱着电话,任由泪水肆意流淌,几分钟后,才颤抖着声音,将比对结果和这个残酷的噩耗一并告诉了小天。
“这不是我要的结果……”电话那头,小天泣不成声。
袁冰整理心情后,立马帮小天定了去往贵阳的最近一班机票,小天也直奔机场。
但祸不单行,因为遇到由三亚吹来的台风,飞机停飞。袁冰赶紧联系三亚、贵阳的志愿者,他们咨询航班工作人员后,又为他重新规划路线,几经周折,小天终于坐上飞机赶回去,送母亲最后一程。
回忆起那一幕幕场景,袁冰的眼眶瞬间湿润,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她声音略带哽咽,缓缓说道:“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时刻,让我真切地领悟到‘志愿者’这三个字背后沉甸甸的意义。”
寻亲效率更高了
这几年,袁冰的工作越来越忙,但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打开“宝贝回家”网站。她说:“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寻亲效率比以前更高了。”
2024年12月9日,袁冰接到小丽(化名)的寻亲帮助。小丽倾诉着自己的身世,她是渭南人,家中有3个小孩,她上面有两个姐姐,只因都是女孩,被家中老人遗弃。
几天后,在网站比对毫无结果后,袁冰迅速在自己的抖音平台发布了这则寻亲信息。令人惊喜的是,当晚,疑似小丽姐姐的人就联系上了袁冰。双方互换信息后,紧接着进行DNA比对,寻亲事宜进展顺利,很快就确认了她们的姐妹关系。
12月31日,小丽开车来到袁冰所在的小区,与姐姐进行视频通话。电话拨通的那一刻,两姐妹激动得泣不成声。“终于找到你了,这是爸妈给我唯一的要求。”姐姐的话语饱含着多年的思念与牵挂,小丽也早已哭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点头。
看着这一幕,又想起了袁冰的抖音简介:“一群人,一种情怀,做一些比夏天还温暖,比春天还有生机的事,愿天下无拐……”
寥寥数语,未着半点华丽辞藻,却似有千钧之力,直抵人心。每一句话,都镌刻着袁冰在寻亲路上的执着坚守,也凝聚着万千志愿者对“天下无拐”这一美好愿景最诚挚的向往。
记者 吕洁 李众伟 杨欣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