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大荔 华州:春灌正当时 田间焕生机
农时不等人,春灌正当时。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期,我市各地春灌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这两天,在大荔县羌白镇梁家村洛河右岸的梁家电灌站,一大早工作人员就来到浮船泵站操作处,完成检修设备、测试水量等工作后,打开启动装置,涌动的水流便经灌区干渠、支渠、斗渠缓缓流进群众的农田里,漫过一垄又一垄的麦苗,让麦苗痛快地喝足“返青水”。
大荔县羌白镇梁家村村民 梁友民:“今天早上接抽水站通知浇水,完了以后我们把这渠都收拾好,现在水已经到地里了,我有三亩地,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浇完),这大水浇得比机井浇得好,能多打点粮食。”
梁家电灌站灌区建于1958年,已运行60余年,由于设施老化、损毁,严重制约了灌区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大荔县投资2647.79万元对灌区进行续建改造,包括浮船泵站更新、渠道改造、新建小高抽、信息化系统等内容。目前已经改造完成的梁家电灌站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水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实现灌溉面积4.5万亩,惠及羌白镇8个行政村。
大荔县梁家电灌站站长 蒙涛:“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这小麦长势比较旺盛,很多地方没有冬灌,就要靠咱这春灌让小麦及时返青。咱站上现在就是提前准备,利用新设备及时给群众灌溉,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水,咱目前用的是大泵,水量达到每小时800多立方米,完全满足群众的灌溉需求。”
截至目前,大荔县已完成辖区9.26万亩次灌溉任务,为灌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与此同时,在华州区下庙镇下庙社区的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王占民早早来到田间,开启春灌作业。他家种了六十亩冬小麦,趁着这几天的晴好天气,他抓紧时间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浇上“及时水”。
华州区下庙镇下庙社区村民 王占民:“我种的地有些多,从昨天开始浇,因为地干赶紧一浇,希望麦产量能略微高些。”
为了应对用水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村民王海涛的农田里就安装了滴灌设备。
华州区下庙镇下庙社区村民 王海涛:“咱这铺这渗灌带主要是能节省时间成本,节省人工,能节水,施肥、浇水能精量化控制。”
立春后,华州区群众持续开展春耕春灌工作,抢抓农时全力保障粮食、蔬菜生产安全,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姜霄宁 张睿玺 高远 贾苗 刘磊(航拍) 姚闵格(实习) 编辑:佳雨 秀芬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华州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复审:李姝含
终审:惠阳
编辑:王路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