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龙头引领 集群发展 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粮食、生猪、苹果、蔬菜等7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不断“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尤其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方面,全面推动、积极培育,坚持高位谋划、龙头引领,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主体共动,进一步激发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头作用,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剪柿花是富平柿饼制作过程中必经的一道重要工序,而人工剪柿花因成形好、损伤小成为柿饼企业的首选。在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薛镇韩村村民李晓娟正在忙着剪柿花,对她这样的熟手来说一天可以剪柿花300到400斤,一天收入就可达到150元左右,比起以前外出务工、不能照顾家庭的诸多不便,现在的收入她很满意。
富平县薛镇韩村村民 李晓娟:“我在这边的话,干了四五年了,收入也很可观,主要离家近活也不重,我觉得各方面都挺好的。”
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周边17个柿子专业村、1个移民社区、66个柿子专业合作社发展柿子产业,从柿子种植、采收到柿饼制作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20000余人实现产业致富。
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农业生产部经理 王兴兴:“我们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柿饼的下架、分拣、剪花以及拣选包装,目前到了柿饼供需的旺季之后,我们的用工量较大,平均每天的用工人次在200人左右。”
目前,富平柿子产业已呈现出集群化发展,全县尖柿栽植面积36万亩,年产鲜柿25万吨,加工柿饼6万吨,年产值40亿元。全县现有柿子SC认证加工企业70家,已形成以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柿饼加工产业集群和庄里镇三河、王庄、曹村镇太白村等柿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业村,让富平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主心骨”。在大荔县韦林镇的红萝卜种植基地,专业收割机来回穿梭,将一根根红萝卜从地里刨出。百余名务工人员紧随其后清理枝叶、采收装袋,随后这些红萝卜将中转到荔盛红萝卜专业合作社进行清理、分拣、打包。
临渭区蔺店镇大钟寨村村民 曹彦英:“还可以,一天能挣100来块钱,这是冬季,淡季,人在家里也没事,出来挣一点是一点。”
大荔县韦林镇耿元村村民 耿会芳:“这一天大巴车接来送去,一天管上两顿饭,工人一天挣上100来块钱,就好着。”
大荔县荔盛红萝卜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大荔沙苑红萝卜种植、加工、储藏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拥有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无人机,植保机变量喷药,北斗导航等系统应用,引进国内外先进红萝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编绳种植机械和收获先进机械,创建中国红萝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目前,大荔沙苑地区种植红萝卜10万亩,总产30万吨,年产值5亿元,已成为大荔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在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一大批特色优势明显、增长空间巨大的现代农业企业和产业园区逐年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压舱石”。截至目前,我市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共计103家,数量居全省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粮食、生猪、苹果、蔬菜、乳制品、特色果业、特色渔业等七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86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市7条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1500亿,并培育壮大3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链主”龙头企业。下一步,我市将聚力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树立典型抓好示范,内引外联做大龙头,全力推进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壮链、强链,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记者:李平 佳鑫 党洁 富平融媒:万登峰
编辑:李辉
复审:张涛
终审:赵锐莉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