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渭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解城市难题兴乡村产业

发布时间:2023-11-22 20:53:35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以城市基层党建为引领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不断强组织、筑堡垒,将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形成了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临渭区东风社区鼎新红色管家工作人员:“姨,咱今天‘鼎新红色管家’上门来给你和叔把头发一理,你看你这头发也长了,头发一剪也精精神神的,好不好?好。”

每个月临渭区东风社区“鼎新红色管家”里的管家们都会定期来小区开展“暖心服务进家门”活动,给这里的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剪、义诊,而在不久前这些老人们居住的小区还是无人管理的“三无小区”。

临渭区东风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 孙晓萍:“我们东风社区原来有6个‘三无小区’,卫生无人管,安全没保障。为了破解这个治理难题,我们成立了6个‘三无小区’(东风社区鼎新红色管家)联合党支部,这个‘鼎新红色管家’就是为居民提供各种的兜底服务。”

在联合党支部的带动下,“鼎新红色管家”以“扮靓我的小院”为抓手,对小区进行整体提升,推动辖区内“三无小区”实现从“三无”到“五有”的转变。现在,这些小区不仅有管家打扫卫生、种树栽花,还开展“大圆桌 小板凳”居民说事活动,将党建服务延伸到每一户居民家门口。

临渭区东风社区居民 王喜风:“这红色管家就是好,他起码先是为民办事的,为民处理事的,我给你刚才说了,小事就不出门,到这就解决了。”

临渭区东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苏家乐:“我们之所以叫‘鼎新红色管家’,主要是想表达鼎力支持和还予新家的理念。自我们‘鼎新红色管家’成立至今,我们已经吸纳了二级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共驻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到为小区服务当中来,只要居民说好,我们的工作就干得值得。”

党建引领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的同时,在我市广袤农村的大地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担当作为,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这几天,澄城县庄头镇永内村正在开展“党员包组包户”活动,樱桃大棚里党员曾宪奇和农户一起对樱桃树进行修剪和拉枝,并为他们现场讲解冬季管理的技术要点。

澄城县庄头镇永内村村民 李小朔:“我村这党员平时在我们产业发展上,包括生活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有了他们的带动,我们发展产业就有更大的干劲了。”

澄城县庄头镇永内村党员 曾宪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拼搏、科学管理,利用我们村的优势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带好头、引好路。”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永内村不断强组织、筑堡垒,创新“党支部+园区+农户”发展模式,实施“产业强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栽植樱桃已突破2000亩,设施大棚达到500余亩,火龙果、甘蔗等“南果北种”也获得成功,建成的永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年产值可达7000余万元,2022年永内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6000元以上。

澄城县庄头镇永内村党支部书记 靳忠孝:“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就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导种植户转变思路,加快品种改良和设施农业发展,推动设施产业做优做强。”

我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在城市社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集中攻坚行动让全市526个“三无小区”均得到有效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重新划定网格89302个,重新选聘“一长两员”(一级网格长、二级网格员、三级网格员)13.79万名,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在广袤农村,村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成为会致富、能带富的“火车头”和“领头羊”,全市72个村党组织被命名表彰为“五星级”,村“两委”换届实现“一降四升”(年龄降、学历升、带富领富人数升、年轻干部人数升、党员占比人数升),组建乡村振兴“红色助力团”,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凝聚起了强大动能。

记者:李天龙 党洁(实习) 澄城融媒:梁丽 满昌硕 编辑:秀芬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方雪颖

复审:张涛

终审:惠阳

编辑:方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