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中国医疗队精神,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和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丁樱、刘永生、李燕明、张颖惠、陈峰、邵志敏、索朗片多、康敏、梁宗安等9名个人和中国援外医疗队光荣入选。(8月18日,刘永生参加国新办“最美医生”中外记者见面会)
从医四十多年来,接诊出诊十多万人次,为乡亲垫支医疗费二十多万元,“为了村民的健康,愿做一辈子村医。”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乡村医生刘永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两岁时刘永生右腿骨折,因家境贫寒,母亲没钱给他看病,村干部召集乡亲们捐助了20块钱,帮助刘永生治好了右腿。事后,母亲常跟刘永生说,“一辈子不要忘记老支书的恩情,不要忘记咱们乡亲们治好了你的病”。从此,刘永生立志要做一名医生,要让乡亲们都能看得起病,回报乡亲。1976年,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从一名赤脚医生做起,挑起了全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担。村里的李秀珍老人患病多年,被县医院大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从医院回来时正是夏天,老人身上因病溃烂,手趾、脚趾之间因未及时处理生了蛆。刘永生闻讯赶去,他不嫌臭、不嫌脏,认真细致地为老人清洗消毒、打针、用药。尽管工作繁忙,但刘永生还是挤出时间研究红斑狼疮方面的医学著作、资料,并多方打听讨教,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老人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十几年前,寺角营塬上的几个村只有刘永生一个接生员,工作很忙,他曾经一个晚上接生过3个孩子。有一次产妇大出血,他赶紧将病人送到医院,由于医院存血用完了,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医院医生从手术室出来问:“你们谁是B型血?”刘永生站起来毫不犹豫回答:“我是!”就这样他把自己的血输给了产妇,病人得救了。多年来,他接生过的孩子就有五百多个。刘永生心里还有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村上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绝症患者,都明明白白记在心上。四十多年来,无论风雨刘永生一直坚持定期上门为这些病人巡诊,在乡间的道路上,他用自己踏实的脚步,践行了自己从医的誓言。当村民说,刘永生从来都是能扎几针、敲几下、能拔火罐解决的问题,就不会让患者打针吃药,更不会滥用抗生素。为了提升自己的医术,刘永生坚持自学,从《伤寒论》《医学入门》到《赤脚医生培训教材》等,书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记下的医学笔记大小有70多本。刘永生经常亲自护送患者去医院,了解上级医院的大夫是如何用药?怎么救治?回到诊所后,详细记录,总结经验。他常说,护送一次病人,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他就是这样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刚学针灸时,为了练手感,他逮来麻雀和老鼠,在它们身上练习,时间久了之后,他就开始在自己身上体验针灸的感觉。有一次,他妻子看见他的腿上密密麻麻扎了好多针,吓了一大跳,以为他中邪了。

几十年来,他熟练掌握了“透皮疗法”“走罐疗法”“火针疗法”等新特疗法,力求使医疗过程方便快捷,疗效最好,患者痛苦最小,花钱也要最少。多年来,刘永生问诊的足迹遍布周边80个乡村及邻省20多个乡村,接诊病人超过10万人次,接生的孩子500多个,先后为病人垫付医药费25万元。在刘永生看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在他眼里,病人只有患病的轻重之分,没有经济的穷富之分。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有人及时付钱,也有欠账许久依旧还不起的人。后来,他亲手撕毁了两个记有1.6万多元赊账的账本。“能让还不起账的群众,卸下精神负担,让他们更轻松、更健康地生活,这就是我的幸福,也是我学医的初心。”刘永生坦言道。“老刘对群众的仁爱是大爱,完全超越了一位医生对患者的爱。”村干部郑平喜说,他不求回报,待患者似亲人,以医者仁心点燃生活希望的事例,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1985年冬天,谢双喜弟兄三人因自制爆竹发生爆炸事故,老大谢万喜残废了一只手,老三谢存喜双目失明,老二谢双喜是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那时,谢双喜一家的生活举步维艰。刘永生知道后,不仅主动给谢家兄弟看病,还多次带他们外出求医。为了让他们兄弟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刘永生还帮他们承包果园、滩地,养猪。在刘永生的长期帮助下,谢存喜换了义眼,生活已能自理。谢万喜种花椒、给人犁地,2018年主动脱贫,还加入了村上的“刘永生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帮助他人。刘永生执着坚守,扎根乡里,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哪里有病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疑难杂症,以及疾控防疫、医改政策宣传落实等,刘永生都亲力亲为。如今,在刘永生的影响下,不仅他的儿子学医、从医,他的妻子、儿媳也都加入了服务病人的行列。点滴爱心,汇聚人间大爱。在刘永生事迹感召下,潼关县1000多名公益人士组成了一支支“刘永生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在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多年来,刘永生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楷模”称号、“渭南好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面对荣誉,刘永生依然坚守在乡村一线,诠释着“医者仁心”这个词的最佳含义。他不仅以一家之力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更将正能量传递给了每一个人,让文明和道德的雨露滋润全社会。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娇
初审:张涛
终审:赵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