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每斤1.3到1.6元!大荔“水枣”今年卖出好价钱
时下,正是大荔县“水枣”采摘销售季。
8月16日,记者走进大荔县水枣主产区——下寨镇张家村,看到村民们在自家枣园里正忙着“摇枣”。
当天下午,张家村四组村民陈发祥和妻子姚党琴在枣园里“摇枣”。
姚党琴用竹竿把带有钢丝绳的铁挂钩挂在树的主杆上。
铁钩的另一头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三轮车上,陈发祥开动三轮车将钢丝绳拉紧后,扳动三轮车上“摇杆”,通过钢丝绳传递动力,树上的枣瞬间就“哗啦啦”一阵“枣雨”落了下来。
“在摇枣之前,先在地上铺好防水的塑料布”,陈发祥说,这样方便收枣。
在“摇枣”之后,陈发祥和妻子姚党琴再逐树检查一遍,对没有摇落的枣,用竹竿打下来。
近年来,张家村村民用上了三轮车“摇枣”,这样大大提高了采摘的效率。
“我家种植了24亩水枣”,陈发祥告诉记者,今年水枣和去年相比产量减了,去年亩产能达到3000斤,今年好一点的水枣,每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但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水枣每斤价格在1.3到1.6元,是价格最好的一年。
村民郭革命种植了12亩水枣,当天他雇佣了5个人在地里装枣。
秦学英(右二)来自蒲城县,每年他都带领他的“打枣队”来张家村打工。
“我们的工钱是按照打下来的枣斤数算工资,每斤0.24元”,秦学英说,5个人一天下来就是10000斤左右。
今年82岁高龄的郭文喜老人,身体硬朗。儿子郭革命再三叮嘱他不让到枣园里来,但是老人还是闲不住,背着儿子拿着竹竿在地里打枣。
“我家这片枣林已经30多年了,是我孙子出生那年建的,孙子叫郭建林”,郭文喜老人记忆犹新。
下寨镇是“大荔水枣”的主产区,种植水枣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下寨镇全镇水枣面积21000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枣树已有300年树龄。全县“枣树公园”主门楼就建在张家村。
大荔“冬枣”闻名全国。同样,大荔“水枣”也因以成熟早、皮薄、肉厚、核小、适合加工“金丝蜜枣”而闻名全国。吸引了来自山西、河北等地络绎不绝的客商,争相订购。
如今,水枣已经成为大荔县下寨镇张家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记者:王长江|图文
编辑:高杏
初审:王长江
终审:田华荣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