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湭湖

来源:渭南新闻网
2014-11-03 17:23

淤泥+水草+垃圾 湭湖很受伤
有市民呼吁:要当作渭南的一面镜子那样维护它的亮度

  记者  宗公平 文/图

  湭河湖工程自2009年4月全面蓄水以来,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很好的休闲场所。不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而且是我市创国卫22项重点工程之一。但是没想到蓄水仅仅两年时间,水草和淤泥等问题却过早的涌现出来。

  据了解,湖面南北总长度1830米,水面总面积15.72万平方米,总蓄水量21.48万立方米。当初在总工程设计上,修建了3座橡胶坝、左岸控制室和冲沙闸。同时对湖底、两岸堤防进行了防渗等设施。

  尽管设施如此完善,但由于河道在汛期多次退水,市区雨水入湖等原因,使湖区逐渐产生了淤泥,并沉淀了部分人为垃圾。加之今年湖区优质循环水源不足,导致湖区水质富营养化,水草便在营养丰富和温度适宜情况下不断疯长。前期虽然采取放鱼、人工打捞等措施,但收效不大。最后决定,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投资30余万元,从5月11日开始,集中一周左右时间,上劳1200多工日,对湖区进行全面整治。

  5月14日,记者在清淤现场看到,工人清淤很辛苦;水草繁殖速度尽管过快,是自然现象,也可以理解;只有湖底因人为因素形成的诸如砖块、玻璃瓶等垃圾,让人不能理解。“城市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可是个别人不能用公德的标尺要求自己,随意或恶作剧地将建筑与生活垃圾扔向湖底。

  同时,有市民呼吁:一是管理部门应从这次清淤中摸索、总结经验,根据本市实际情况,日后力争把水草等问题遏制在萌芽之中。二是希望每一位城市的主人能从实际行动上爱护湭河湖,真正把湭河湖当作渭南的一面平镜来对待,共同维护它的亮度与干净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特别声明
凡“渭南广播电视台”和“华山网”原创视频节目、图文稿件,均为渭南广播电视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者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保留“渭南广播电视台或华山网标识”,未经过授权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评论

下载渭水之南 参与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