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渭南广播电视台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度)

发布时间:2025-05-28 11:33:48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1.全台概况

渭南广播电视台1990年开播,现开办有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2个电视频道,综合广播、交通广播、音乐广播3套广播频率。建设有华山网、渭南网络电视台、“渭水之南”客户端等40个新媒体账号,以及公交移动电视应急终端组成的传播矩阵。负责运营“学习强国”渭南平台。全台形成了台、网、微、端于一体全媒体传播矩阵。努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全媒体新格局。现有职工388人。

2.社会责任理念

2024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全台牢固树立新闻立台、融媒强台、活动兴台、产业富台、改革活台的办台理念,大力发扬“创新、担当、团结、务实”的渭视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在新闻宣传、媒体融合、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新成就,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路上稳步向前。

3.2024年度获奖情况

在作品创优方面,全年全台共有51件作品获奖,取得较大突破。其中,《“我们来中国学‘种地’”首批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结业了》《最美医生刘永生:乡亲们信得过的“乡村120”》等4件作品获陕西新闻奖,《“天使”女孩孙宇鑫:用“生命”点亮“生命”》等9件作品获陕西广播影视奖,《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等2件作品获第十七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好作品奖,2件作品在首届吉、辽、陕三省“三秋”主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征集展播中获奖,8件作品在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融媒体营销创新大赛中获奖。此外,历时一年多摄制的电视纪录片《乐乐的“天空之城”》在全平台推出后,引起较大反响。目前,该片已被确定为全市“重点文艺创作计划项目”。

二、政治责任

1.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做好新闻宣传报道。

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端开设开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等专栏,华山网、“学习强国”渭南平台等新媒体端及时转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和台所属新媒体平台及时跟进全国两会的报道,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让积极上进、风清气正、勇毅前行的正能量通过我们的鼓与呼在秦东大地传递。

2.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大主题新闻宣传策划。

我台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三个年”活动、千万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海绵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内容建设,创新表现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先后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端开设《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建设三个年 奋进新渭南》《党纪学习教育》《强信心 稳预期 助增长》《乡村行 看振兴》等主题专栏,策划制作了一系列主题报道,为重点任务的落实营造出正能量强劲、好声音充沛的社会氛围,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地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3.聚焦社会热点,加强舆论引导。

锚定乡村振兴、生态治理、惠民补贴等社会焦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环境热线》栏目先后邀请60多家部局单位、12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及各行业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1200多人(次)走进直播室,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接听群众热线1620多条,就群众反映的冬季供暖、医保缴纳、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及时督办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4.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

先后就“大气污染”“冬季供暖”等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跟踪报道,为解决群众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助力发声。《百姓问政》栏目持续做好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两个板块。共开展现场问政市场监管、营商环境等8期,30多个部门、11个县市区主要领导走进演播室。网络问政聚焦拖欠工资、消费维权、非法占地等各类民生实事,共督办问题100余条,回复率达95%以上,收到锦旗4面。《效能观察》栏目采用暗访+曝光+内参的形式,采制12期专题节目,对中心城区管理乱象进行了跟踪报道,督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整改,有力地发挥了媒体建设性监督的作用。

5.全力外宣攻关,外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全年全台共在央视发稿284条,省台发稿855条,发稿位居全省前列。在做好日常上送稿件的同时,积极与央媒、省媒通力合作,共同就全市的重大选题提前策划。其中“甲辰年谷雨祭祀文祖仓颉典礼”活动,我台记者先后连线央广《新闻纵横》《新闻进行时》以及陕广《午间播报》栏目进行报道,并在央广《全国新闻联播》组稿播发。今年以来,我台进一步树立“大外宣”格局,持续加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国际在线等中央级主流官方媒体的通联工作,讲好渭南故事、展示渭南形象,不断提升渭南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阵地建设责任

1、加强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坚守党的舆论阵地。

全台上下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关于媒体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基本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宣传总基调,达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宣传效果。先后制定了《渭南广播电视台宣传调度会议管理办法》《渭南广播电视台宣传统筹奖金考核办法》《渭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新媒体账号培育办法》《渭南广播电视台职工自媒体账号管理制度》《渭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渭南广播电视台关于媒体活动绩效补助办法》等十余份规范性文件,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管理到位、规范制定到位、节目监管到位、人员培训到位、重要内容和重要时段的应对到位等“六个到位”,确保了“党媒姓党”性质不变样,确保了宣传导向不走向,确保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缺失,确保了舆论阵地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衰弱。

2、深化全媒理念,提升平台影响力。

2024年,渭南广播电视台持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在“突破大屏,创新小屏”上勇于实践,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和传播理念,全方位推进立体化传播模式,融媒特色愈发明显。提升全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举全台之力统筹策划了《微光渭南》百集系列短视频,所有部门瞄准一个方向,共同发力,提供稿件,台上同一策划、指导,并组织专门的业务培训。《微光渭南》以百姓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小视角切入,大格局着眼,凝聚百姓人心,形成强大合力。所有短视频产出后多平台推广,以流量看效果,向传播要效益,让官媒影响力向传播品牌影响力转变。《微光渭南》播出短视频105期,宣传的集群化优势已经显现。央视客户端从其抓取播发的短视频《“小”媒体“大”记者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点击量200万+,《00后镇村干部:我的“浪浪山”》入选央视号每日优质稿件前十,点击量50万+,《“盲琴师”——黑白键上奏响彩色人生》点击量36万+;《城市“动脉”清道夫》点击量23万+;《戏法哥哥变出无限欢乐》点击量18万+;《解码风云的理工女》点击量10万+。

各部室、栏目融媒意识进一步增强,精心制作出多款高质量融媒体产品。《渭南新闻》栏目围绕重大选题,推出《两会时间》《聚焦两会》《共话发展》《代表委员心声》《聚焦两会 团长说》《落实两会精神 实“县”蓝图》6个系列总计64条短视频产品。《东秦百姓》抖音选题全面转向本地化,做大本土影响力。电视中心通过不断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创新创优,做专做精内容,以提升媒体综合影响力。

全年各部室、栏目共推送原创短视频1670余条,多条短视频成爆款,如《白龙马请假 羊驼顶班 运动会上“师徒四人”创意登场》浏览量达35万+。政法融媒策划的《林·Sir说事》系列短视频,因其视角新和演绎的表现手法,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良好的流量和口碑,多条短视频成为“爆款”。如,《粗心大意 车辆被扣!》浏览量达到685万+,《违规改装危害大》单条点击量达33.8万+。

3.重点培育,构建新型融媒矩阵。

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这一主战场,推动大屏小屏深度融合、深入践行先网后台理念,目前,全台已形成渭水之南领衔,40个新媒体账号组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全媒体端粉丝量800多万,月均访问量达2亿多。其中,渭水之南APP粉丝量54万,东秦百姓抖音号282万,渭南广播电视台快手号230万,东秦百姓今日头条号49万,909渭南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8.6万。此外,全台全年共开展网络直播280余场,观看总量近1500万人次。

四、服务责任

1.规范发布生活服务信息。

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新媒体端及时发布日常生活服务提示、政务惠民信息、商业服务信息,规范发布程序,保障信息来源准确真实。全年365天准时播出《渭南天气预报》电视版,为市民提供气象服务。《健康渭南》栏目以资讯、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普及卫生医疗知识,全年播出48期。《法治渭南》《东秦金融》等开设系列专栏,普及法律、理财知识等。《教育访谈》栏目围绕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内容进场访谈。《惠生活》、广播《生活大家帮》《909交通服务热线》《为爱向前冲》等栏目为观众提供生活交通交友等服务,方便了市民生活。

2.主动搭建公众服务沟通桥梁。

2024年,《东秦百姓》抖音号共策划实施了12场直播,涉及公益招聘、义务植树、停车整治、乡村振兴、高考等方面,直播数据大多都能保持在10000浏览量以上。策划“澄城樱桃营销季”活动,活动期间内容生产及推广9类40余个,形成较为立体全面的媒体宣传格局。全网点击量共计70万。活动后澄城方评价:“渭视是在饱含深情支持澄城的樱桃产业发展”。

3.坚守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春风行动招聘、媒体公益植树、导师进校园、“科普课堂进校园”“普法宣传进校园 进社区”等公益活动宣传。创作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书香渭南、文明渭南、志愿服务等公益短视频10多条。

五、人文关怀责任

1.关注民生,反映民情,助力民生问题解决。

新闻中心、广播中心与政府部门联合,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开展网络直播就业服务。《健康渭南》栏目邀请40多位专家走进演播室,为观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广播中心策划举办了“致敬最可爱的人”军人专场相亲会,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好评。短视频《渭南中海小区:小偷三秒偷走女子手机比拿自己的还顺手》提醒市民生活中注意的细节,因有用性、贴近性受到广大受众喜欢,播放量达到416万人次。

2.报道有温度、有深度,体现人文关切。

2024年,在做好时政宣传的同时,我台持续关注民生发声,聚焦社会热点焦点、反映百姓心声、城市发展成果、人民美好生活的报道。全年共策划《护航2024高考 20小时融媒大直播》《全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大型融媒活动58场次,唱响了渭南好声音,传播了渭南好故事,更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文化责任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新风。

在主要栏目开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 渭南在行动》《创建文明城 争做文明渭南人》《我们的节日》等专栏。录制“我为文明渭南代言”、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短视频16期。同时,策划《共创文明城 书香伴成长》《全民健身》“畅行中国 百城百台齐联动 交通安全听我说”等系列主题宣传。2024年,我台发挥主持人的流量优势,推出《主播说》系列产品。已经推出“创建”系列、大气污染、暖心故事等主题产品100余件。

2.讲好渭南故事,坚持不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渭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完成《百集非遗》节目短视频的二次编辑创作在《渭南宣传》《学习强国》以及我台新媒体矩阵播出,让我台精心十年策划制作的精品节目通过短视频新的传播方式,再次让渭南的非遗文化为世人熟知。《跟着文物游渭南》项目启动,2024年度为第一季20期节目。对于对外宣传扩大渭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渭南故事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学习强国平台系统化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设“地名渭南”“地标美食”“渭南传统村落”“村史馆里忆乡愁”“古树名木”“诗咏渭南”等特色栏目31个,推动渭南文化走出去,“文化渭南”宣传更加形象立体。

3.传播科学知识,努力推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经济生活》栏目常年开设《科普中国》专栏,每周宣传科学知识。《农家四季》《健康渭南》《健康临渭》等栏目采制农业、医疗、科技知识的节目及短视频,进行科普宣传。《经济生活》栏目开设《小白说安全》专栏,并制作系列短视频、微电影,传播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知晓率。

七、安全责任

渭南广播电视台建立了严格的安全播出制度,细化流程,严守安全播出底线。2024年安全录制节目1793期,播出电视节目9864小时,完成了城市应急频道无线发射5124小时,全年安全播出无事故。

提升制播硬件水平,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八、道德责任

全年执行媒体活动审核135次,开展劳动纪律检查监督6次。开展各类廉政提醒80多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电影6次,做到全员覆盖。组织全台干部职工签订《杜绝酒后驾驶承诺书》。组织全台22名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驻宣传部纪检监察组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切实不碰法纪法规“高压线”、不越党风党纪“防火墙”、不进八项规定“隔离带”。一年来,全台未发生有关新闻采编人员有偿新闻、违规采访等违纪问题。

九、保障权益责任

及时完成了2024年全台职工社保基数调整,对全部符合条件的编采人员新领和换发了新闻记者证。工会加强服务,为全台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了庆“三八”非遗馆参观活动、少华山采风暨短视频大赛、举行了记者节职工演唱会。为丰富职工文体活动,先后组织职工参加了市直机关首届日行万步健步活动、新年越野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幸福感和获得感。

十、合法经营责任

渭南广播电视台经营管理部统一对广告价格、广告代理、广告审查、合同签订、播出、监看等进行全方位规范,同时,加强与广告客户的沟通与引导,切实做到了广告经营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播前有审查,播中有监管,播后有备案,保证了经营规范有序。台监察室对全台业务经营流程进行监督审核,堵绝违纪现象发生。全年没有违法违规广告播出投诉。

十一、后记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针对发展存在的问题,渭南广播电视台勇于面对,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我台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坚持移动优先,不断提升小屏策划力度。依托现有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不断优化新媒体内容生产,提升媒体综合影响力。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重任在肩。目前,渭南广播电视台还存在媒体融合技术人才短缺、传播影响力不大,产业弱小等问题。2025年,全台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忠诚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守正创新,为建设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奋力拼搏。

渭南广播电视台

2025年5月20日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