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 朝阳产业鼓角隆

2015-05-13 07:49:42 来源:人民日报

渭南市区绿树成荫,高楼林立。资料图片

洽川风景名胜区鸟瞰图。资料图片

陕西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之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水灵秀,自然景观奇特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伴随着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升温,渭南市瞅准机遇,超前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在三产贡献占比中的份额和地位逐年攀升,日益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加速器和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5月7日,经过半年时间的调研筹备,渭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值此渭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节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也预示着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吹响新的号角,走上新的高度。

形势乐观令人欣喜

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动力是什么?着力点在哪里?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认为,动力就是创新驱动,着力点就是文化旅游。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锐意改革,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当做全市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数据显示:2014年,渭南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02万人次,增长10.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2.08亿元,增长18.9%。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由2011年的6%上升到2014年的17%。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的严峻形势下,这样的成绩单无疑令人满意,令人欣喜。

文化旅游产业既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更是一个绿色低碳的朝阳产业,相比传统的农业和工业而言,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十二五”以来,渭南市一直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园区、城区、景区发展战略,同步推进“四化”建设,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通过完善产业体系,主要指标平稳增长。目前,渭南沋河老街美食城、富平和仙坊初具影响力;全市星级酒店36家,星级农家乐98家;华山西线索道建成投入运营,沿黄旅游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扶持壮大综合性旅游购物企业10余家,规范发展旅游购物点100余个;低空飞行、水上运动、沙漠越野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通过加快资源整合,体制调整有序开展。以华山景区为核心,全市优质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大华山旅游区”;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明晰产权,明确职责,组建成立华山旅游集团公司,五县市主要景区纳入华旅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模式, 逐步打造渭南旅游产业集群。

通过加快项目建设,景区环境全面改善。编制完成《华山景区文化旅游产业概念性规划》,投资26.3亿元建设华山文化艺术中心、华山风情商业综合区、华山医养中心和华山清心温泉等4个重点项目;制定唐帝陵保护管理规划,投资4.9亿元启动实施桥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唐惠陵博物馆、泰陵神道保护等6个保护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在高速公路、国省道、高速服务区设置86块旅游标识标牌和导览图,投入460万元打造智慧旅游平台等。

通过加强行业管理,市场秩序明显改善。针对长期以来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渭南市以优化改善旅游市场环境为目标,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活动。2014年共检查涉旅单位181家(景区50家、旅行社及分社85家、星级饭店46家),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0份,受理游客投诉18起,处理18起,结案率达到100%,深受游客好评。

通过加大宣传促销,渭南对外形象显著提升。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华商报、新浪网等媒体,先后大力宣传该市惠旅政策及精品线路;组织华山、洽川、陶艺村等重点旅游景区,赴成都、重庆、福州、北京举办旅游推介活动;主办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交流大会暨旅游合作论坛,组织承办西部帝王陵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第四届年会。

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