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十)| 临渭区:增强产业活力提升脱贫带动能力

来源:三农前线

(记者 蔡孟阁)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各县、市、区在市产业脱贫办公室统一指导下,抓项目、建园区、发展脱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脱贫产业带动作用强不强,关键要看产业发展活力足不足。临渭区通过优选项目、优化分配、强化技术跟进等一些列措施,在增强脱贫产业活力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今天的“脱贫攻坚 产业先行”系列节目,我们就来看看临渭区是如何打造增强产业活力助力脱贫的。

记者采访当天,临渭区崇凝镇永庆寺村猕猴桃种植大户和作务能人聚集在村部里,收看区委组织部利用远程教育系统举行的全区猕猴桃作务技术培训会。

临渭区崇凝镇副镇长 张奔超:就这个培训搞了个产业发展110,这一方面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些技术问题的话,通过这个110这个渠道,通过110的分流以后,各部门能够及时的深入到田间地头,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在脱贫攻坚中,临渭区推行“党支部+”、“园区+”、“新型经营主体+”、“新兴业态+”等产业扶贫模式,全区77个贫困村、13个非贫困村已集中连片流转土地8600余亩建设产业脱贫园,并按照渭北葡萄、城郊时令果蔬、南塬猕猴桃及核桃等特色产业布局选定产业扶贫发展项目。产业有了,相应的技术就要跟进。为此,他们专门搭建区级产业脱贫服务110指挥服务中心,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另一方面协调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技术培训。

崇凝镇永庆寺村猕猴桃种植园区经理 刘向阳:都是按时9点就到了咱永庆寺村这个村部了,听咱好像是市上组织部搞得这一次猕猴桃专题培训,我感觉到搞得比较及时搞得比较好,我们是希望经常参加这些培训,也希望得到这个上级部门从技术或者说是用肥各个方面的支持。

别看区委组织部组织的这次远程培训中,永庆寺村前来听课的人只有10多个,但他们的带动作用却不容小觑。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永庆寺村按照区上“企业+”的带动模式,引进四家企业,建设了400多亩的猕猴桃产业扶贫园。这个园区占了永庆寺村猕猴桃种植面积的90以上。园区通过吸纳贫困户务工和示范引领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户郭建堂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今年65岁了,虽然想通过外出打工改善生活,但他的年龄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了。扶贫产业园建起来后,优先选贫困户务工,现在,他每年都能从园区领到近2万元的工资。

崇凝镇永庆寺村村民 郭建堂 :现在打工去做基建活没人叫,现在就是人家产业园叫来(务工),相对来说做这些活儿还是能做,(在外面打工)人家不让去,说你有病呢,就说你高血压上不了架,所以人家这个产业园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我在这(园区)多少能给家里挣点钱。

在引进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扶贫产业园的同时,临渭区还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在各村均建立集体公司建设扶贫产业园。贫困户在集体产业园入股、分红、务工。集体产业园成为带动脱贫的中坚力量。产业带动,选好产业是关键。永庆寺村的集体公司利用区上的农光互补项目引种了朝天椒。引种时就与相关企业签订了保护价收购的协议,保证产业有稳定的收入。即使有了保护价,村上在向群众推广之前还是进行了春播和夏播两种种植方式的试点,确保项目发展有更好的前景。

临渭区崇凝镇永庆寺村第一书记 原军:这样让降低农户的风险,我们引导农户看将来是收麦前种还是收麦后种,把这个风险让村集体公司先承担,让群众在发展这个特色产业的时候降低风险,尽量的增加收益利益最大化。

园区建起来了、项目选好了,那么,如何保证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园区的发展活力呢?临渭区创新分配方式,要求各村集体经营管理公司要把确保脱贫任务完成和集体经济良性壮大作为收益分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优先支付带动贫困户分红、优先支付贫困户在园区务工酬金、优先用于扩大再生产、优先用于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奖励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原则,让集体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桥南镇天留村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组建了谦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2年多来,不但村集体积累增加了,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5年的39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万零20元,村里的贫困户也在村集体公司的带动下今年有望全部脱贫。

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主任 汤晓林:这一户贫困户叫严小朋,在咱村还是比较典型,他的去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是4800元,2017年的全年收入是12000元,到今年的第一季度也就是2018年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的时候,他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8400元,第二季度已经达到8400元,像这种情况在天留村,整个贫困户里面属于中档水平。

天留村孙家河组村民严小朋家生活极度贫困,前两年妻子为了给孩子筹集学费甚至找到村主任大哭了一场。

临渭区天留村严小朋爱人 杨云侠:把我也受难的。

现在,村集体公司安排他在景区务工,他妻子也在公司带动下开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全家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临渭区天留村村民 严小朋:现在天留村搞这个旅游开发,带动了不少经济,给我们造了不少福,我也是这个情况(贫困户),也依靠旅游发展,开办一个农家乐,地里种点菜,靠这个菜人来想摘就摘,我自己摘也可以,我给你加工,基本上利润还可以,一个月也就是五六千块钱的收入,再一个村上给我安排,在景区当保安,一个月1800元收入,基本上1800元我家里生活的费用基本上就够了,农家乐这个收入,我基本就是利润。

在资金、技术、项目和分配制度等一些列措施的推动下,临渭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项目在临渭大地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脱贫产业园90个,带动贫困群众4780户,全区53个现代农业园区和371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26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要让产业托举起贫困人口致富之路,就必须让产业发展有活力,产业走的长,走得远,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才有保障。其实,全市其他各县市区都像临渭区一样,在市产业脱贫办公室指导下,发展优势产业带动脱贫,这是产业扶贫的根本落脚点。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审核:王艳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