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网

渭南的母亲河--湭河

发布时间:2016-10-31 10:54:29

湭河全长40.4公里,贯穿临渭区南北,一道湭河川把南部山区分成东崇凝塬、西阳郭塬两塬。湭河是临渭区南山最主要的河流,清代张端就称“南山一带,巨川甚多。而在渭者,惟湭为大。”渭南建城依托就是湭河(湭河清,渭水浊不易直接使用)。在远古人们择水而居,渭南的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基本发现在湭河上游,这充分证明湭河数千年来是养育渭南儿女的母亲河。这条河至今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深深的和临渭区三十万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湭河是由清水河,稠水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清水河发源于元象山,因流经秦岭石质山地,泥沙含量少,水清,故名。稠水河发源于石鼓山南。因经地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特多而得名。

清代张端这样描写湭河川与它两岸景色:“两崖横亘,一水中穿。逶迤而来,将五十里。而在乎其中者,有佳景焉:夹岸桃李,春日争媚。数湾芦苇,秋末飞花。入夏,则香秔满地;经冬,则翠柏参天。黄鹂鸣乎碧柳,白鹭戏乎红莲。舍旁秧马水,村边杨柳烟。无限红蜻蜒,几处白菡萏。”

几百年前湭河川两岸有着莽莽苍苍的森林和竹林,林中有飞奔的动物,河滩有着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沿河可自流灌溉,种稻、蔬菜,培育竹林、果园。最宽阔的花园川有着大片的稻田,出产糯米是当地名产(花园川易种稻《渭南志》)。水獐和竹鼠繁衍。竹鼠以竹为食,水獐伴水生活,这样景象令人遐想联翩。

《水经注》郦道元还提到因为湭河流域景色优美秦汉均在此设立宫殿(秦步高宫与汉步寿宫),《元和郡县志》记载隋炀帝常去洛阳,就在大业二年修建了崇业宫(县东十五里)。《两京道里记》中说唐明皇李隆基因为觉得长安和洛阳相距太远,也在湭河流域修建宫殿,并以黑龙饮渭河水取名为游龙宫。可见当时湭河川十分秀丽,否则帝王不会在此修建这么多宫殿。要是皇帝看到光秃秃山,干涸河床,连口水都难喝到,肯定没有兴致住下,还要狠狠处罚负责选址官员。

湭河也与很多著名人物相关,北宋名臣宋珰就是渭南湭河川人。他官至监察御史、陕西转运使。江南大饥,朝廷派他主持江南赈饥事宜。他带病在四乡赈济饥民。死于任上。宋珰为官30多年,从不过问家事,史称“清俭”。他的积蓄,就是万卷藏书,为乡里所称赞。明代渭南著名学者史记事创办正学书院也在湭河岸边。

而今日湭河不仅没有了昔日秀美,而且在大部分地段,人们看到的是河道干枯,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现在湭河流域水量偏少,看不见森林,这和人类大规模砍伐南塬森林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森林,遇到大雨,水分得不到涵养,雨水迅速流失殆尽,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而森林存在则可以涵养水分,使水慢慢流出,河流常年有水,不至于干涸。

南塬森林大规模破坏时间正值清代康乾盛世,自美洲作物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乾隆六年(1741)取消山禁后,一有灾害关中、河南等地饥民,携带家室来南山种地开垦者络绎不绝。结棚满山梁成了“棚民”,《陕西森林志》就载:“深山邃谷,到处有人,寸地皆耕,尺水可灌。”棚民除焚山毁林开垦外,还出卖林木,或者被雇作劳力采伐森林。另外山区还有不少冶炼场(制铁锅、农具)、木炭窑、造纸作坊等,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性采伐。出现了“伐木焚林数十年,山川顿使失真面”的局面,史书就载“南北两山老林,皆垦伐殆尽”,《临渭区水利志》也载:“乾隆以后,人口不断增长,毁林开荒,使南塬沟壑区次生林砍伐殆尽”、“至民国末年除人们自己种植少数林木,及深山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外,两塬、渭北广大区域天然森林已不复存在。”昔日秀美景象荡然无存,人们只看到光秃秃山。

如今南山倘若爆发山洪,不留缓和,将势不可挡直接向下游扑去,修建于1963年的湭河水库,运行时间已经五十年,淤积比较严重。湭河水库已难容纳更多库容,抵御洪水能力有限。  2003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间,全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渭河下游及南山支流发生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这次暴雨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湭河堤防经受巨大考验,湭河川中建筑、田地在这次洪灾中基本被一扫而空。

所幸我们政府注意到这些问题,《退耕还林条例》已经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临渭区开始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湭河源头及其两侧、湭河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在退耕还林规划中得到优先安排。经过十余年改造,两塬水土流失现象得以遏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野猪,獐子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

不仅湭河上游得以改造,湭河在城区面貌也有很大变化。湭河综合治理橡胶坝工程在湭河城区段建成三道橡胶坝。三道橡胶坝总蓄水量21.48万立方米,形成水面总长度1830米,水面总面积15.72万平方米。两岸都有亲水平台,还有可通公园两岸的步行桥。 湭坝内的蓄水使用的是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的中水,集防汛与景观功能于一体。这不仅为城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对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有重要作用。

祝愿养育渭南儿女的湭河越来越美,昔日“竹木苍郁,比之小江南”的景色得以重现。

编辑:马艾莉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