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渭南故事 关西夫子——薛敬之

2019-06-14 20:24:32


讲述人:王晓飞

在临渭区官底镇下薛村,有一位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明代关学重要传人,史称“关西夫子”的薛敬之。薛敬之(1435年—1508年),字显思,号思庵。他天生美须美髯,姿容秀美,腹部有七颗赤痣,左膊有一胎记“文”字,黑入肤里。5岁就喜欢读书,不和同龄的小孩玩耍,乡人以道学称呼他。

薛敬之年龄稍长,拜明代理学大师周蕙(号小泉)为师。每天闻鸡而起,到周家门前等候开门。进门后扫洒设座,跪而请教,执礼甚恭……这就有了“周门候启”的典故。思庵曾对人说:“周先生品行高尚,学近伊洛(指程颐、程颢),我以为师。陕州陈云逵洁身自好,事必躬亲,我以为友。我所以有今日者,多此二人之力也。”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薛敬之为渭南学生。做学生后他举止端严,不同于流俗。十六七岁即应乡试十又二次,考试成绩总是居于上等。提学都感到他很优异,不以普通学生对待他。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思庵被县上推荐入太学。太学生们观见他的言行举止,都惊呼“关西又出了个横渠!”他在太学里与开创江门学派的广东新会人陈献章齐名。薛敬之还是个大孝子,他在太学期间,二老相继去世,闻听噩耗,悲痛欲绝,赤脚哭号奔丧。当时积雪盈尺,泥泞遍道,亦不知避,后来因此落下了终生脚疾。他母亲在世时爱吃韭菜,母亲去世后,他终生不忍食韭。

薛敬之文章出奇,身材高大魁伟,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被提拔为山西应州知州。当时多以进士举人为知州,而薛敬之却以岁贡(国子监的生员)。思庵在应州任上鼓励民众耕稼纺织,春耕时他亲自到田间视察,家庭有困难的,就送给种子。家贫不能婚丧者,他就给予资助。他下令买回母畜数十,送与孤独让繁殖。任职不到三四岁,应州积粟四万余石,干蔬万余斤。后来遇上荒年,应州民众免于饿死,还有三百余家逃荒者返回,他都给予衣食,修葺其屋。他还立了义塚,把饿死冻死在路上的埋葬。擒获盗贼严惩不贷,所以道不拾遗。思庵特别重视学政,常为穷学生提供灯油纸笔,在他的倡导下,在应州修建了儒学明伦堂,他亲笔撰写了上梁文。

应州南山有老虎为患,思庵仿照唐韩愈任潮州刺史时写的《祭鳄鱼文》,为百姓除患。薛思庵为文祭之,曰:“吾无虐政于民,而虎何居食吾赤子?”旬日,虎渍于壑。肖家塞北,瀑水涌出于中田,水势汹涌,好像将要溺死人。思庵祭之曰:“是将没吾民乎?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痛自刻责。忽瀑水如鸣雷下泄,人得不溺。有狐狸精为妖,百姓惊恐。先生祝神明,狐死,不为妖。应州有井,水黄且咸不能人饮,在思庵的努力下,变成白色的清水,味道甘甜。

应州有一木塔,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薛敬之以应州知州身份亲自主持修缮,并欣然提笔,写下“玩海、望嵩、挂月、拱辰”八个字,制成四个匾,分别悬挂在木塔第五层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应州人感激薛敬之的善政,为其立有生祠,感其恩德,祈祷长寿。还立有《应守薛君政德碑记》石碑,以报先生。薛敬之的政绩,不仅为老百姓称道,也得到了朝廷认可。史称其“奏课为天下第一”。时巡抚诸老,很欣赏思庵先生政绩和才华,多次向朝廷推荐。明孝宗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薛敬之迁金华同知。东南学者陈聪等数十人登门求教,他在金华为官二年,即辞职回家。

薛敬之为官政声斐然,而更让他青史留名的是他的思想和著述,他与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陈献璋并享盛名,著有《思庵野录》《道学纂统》《洙泗言学录》《尔雅变音》《田畴百咏集》《归来稿》及《定心性说》。薛敬之的学说,注重“理气”,他认为“一身皆是气,惟心无气”,“未有无气之性”。“风雷变化,气使然也”。他主张宇宙遵循“无极—太极—天地—五行—四时—人”的演化过程。关学起于北宋眉县张载,传于薛敬之,使其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一家。思庵先生辞职10年后,明政德三年(公元1508年)二月二十七日,薛敬之卒于家,终年七十又四。他的学生高陵学者吕柟,已是关学集大成者、礼部侍郎,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葬于渭南西五里铺之南,后迁回官底镇重葬于下薛村北薛氏祖茔至今。薛敬之的事迹后被收入渭南乡贤祠,时任渭南主事的张治道为他撰写了《思庵薛先生入渭南乡贤祠记》。

夫子一生好学,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通晓。一日,番邦派使节来朝,献上珍禽异兽,并附有连环战表。宣称如若你朝识得此物,便心服口服,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否则便自立为王,分庭抗礼,皇帝一听便急招殿前文武相辨。只见所贡之物“体大如犊,尾细如鼠,嘴巴尖长,两眼突出”,百官望之面面相视,无一人识得,情急中有人向皇上推荐薛敬之。皇帝急宣薛敬之入朝,听朝臣描述,夫子已猜出七厘八分,他偷偷在宽大的袍袖中藏了一只猫,及至在朝堂见到那怪物,他立马断定“鼠精也!”随即从袖中放出猫来。那怪物一见慌忙逃避,身体瞬间缩到尺余。夫子笑道:“果然是鼠!老鼠再大也畏猫,尔等再强也是我大明的臣子!”来使见被夫子识破真相,又献出一禽:形似凤,色如火。夫子立马答道:“此乃火鸡也!”使节问:“吃什么?”夫子道:“吃铁石也!”随让人喂铁,竟啄之,食完咯咯飞去。来使大惊,赶忙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道:“回国定上奏我主,大明尽是能臣勇将,不可小觑。愿从此臣服,相安和睦!”

外使走后皇上龙颜大悦,对薛敬之赞道:“爱卿真有夫子之才也!”薛敬之听罢,赶忙跪拜:“谢主隆恩!”就这样御封薛夫子便传了出去。有一回,夫子探亲回故里,村人皆出城相迎,夫子撩起轿帘伸首向外探视,不料一只喜鹊从上头飞过,一滩鸟粪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轿顶上。真是扫兴之极,夫子回乡的喜悦之情便大打折扣。喜鹊飞离后,恰巧一只乌鸦飞来,夫子误以为乌鸦所为,用手指着道:“这个虫艺儿要不得!”这故事有点离奇,但数百年来,下薛村里村外大树参天,鸟雀成群,唯独不见乌鸦,相邻村庄树上乌鸦窝比比皆是。相传,薛敬之墓前有两排雕刻精美的石人石马,有一天夫子显灵,弟子吕柟撰写碑文的石碑夜里突然光芒四射,白日能如镜照人。若是贪官污吏、行为不端者站立碑前,自己便可亲眼看见已经发黑变坏的肝胆。照过之后则会回心转意,从此弃恶从善,人们称为:“劝善镜”。

夫子悯民疾苦,石人石马也便有了灵气,夫子驱使石牛石马,夜间代农人耕作。忽一日夫子墓前一匹石马不见了,护陵人四处寻找,后来终于在渭河岸边找到。原来这匹石马夜间耕田完毕已晚,难忍饥渴,跑到渭河去饮水。被一大早去渭河挑水的农妇看见。她用手一指随口说:“这不是夫子的马吗?”这匹石马被揭破了秘密,灵性尽失,无法再返回墓地,从此便永久地蹲在了渭河之滨。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临渭频道

编辑:范静

审核:陈伟   何勉

编辑:于小欢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