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临渭区马家村的“黄金果”—猕猴桃

发布时间:2018-03-23 07:36:44

(通讯员:王秋萌)3月15日清晨,鸟语花香,晨曦微露。临渭区向阳办马家村的猕猴桃示范园里,村民潘葱珍和两三个妇女有说有笑,忙着固定猕猴桃架子;不远处的草莓大棚里,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摘草莓,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田野四周…… 
  猕猴桃撑起致富“半边天” 
  “你可别小看这些猕猴桃树,它是全村人的‘黄金果’,目前,全村已建成1500亩猕猴桃示范园,这多亏了小谷的帮忙……”站在示范园中,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马安吉喜滋滋地看着眼前这1500亩土地说道。马安吉口中的“小谷”,名叫谷松,一个90后小伙子,是渭南市老城区改造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干部,2017年6月,被派驻至马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马家村位于向阳街道东,沟壑纵横,大多为南高北低的坡地。多年前,马家村的猕猴桃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存在设施建设基础薄弱、水利灌溉方式落后、村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小谷一来,为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这些‘老古董’也要紧跟形势,学习用新思维将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马安吉笑着说道。 
  为了让全村42户、138名贫困群众脱贫,他们从传统产业入手,着手进行一场改变农业发展路径的“变革”。随后的日子里,第一书记谷松和村党支部书记马安吉带领村民去杨凌农高会、眉县、临潼等进行实地考察,制定了“贫困户+公司”这一产业规划。 
  2017年6月,他们着手进行申请、注册等准备工作。8月9日,渭南盛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依托公司将全村的1500亩零散猕猴桃整合起来,集中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拓宽销售渠道。“种植猕猴桃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旦遇上病虫害防治,村民就会血本无归。”马安吉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他们定期聘请临渭区果蔬专家前来培训,将技术送到家门口,彻底解决病虫害防治这一难题。每逢专家前来培训,村民争先恐后地赶来学习。在产业资源优化以及先进种植技术的支持下,猕猴桃种植方法有了较大调整,亩产量由原来的3000多斤增长到4000斤——4500斤。 
  产量稳定增收,可如何销售呢?猕猴桃在常温下极易软化、腐烂和不耐贮藏,要想销路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解决。多次与村民协商后,谷松决定租用冷库进行错季销售。 
  “猕猴桃在冷库中可储藏长达半年之久,这样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同时,实现错季销售。”谷松告诉记者。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冷库,285000斤的猕猴桃被装入果箱层层码放,场面十分壮观。按下控制柜上的一排排按钮可以直接调节温度,操作方便快捷。“去年我家的1亩猕猴桃产量高,销路也很不错,纯利润达1万元。”种植大户王四虎算了一笔账,现在每逢节假分期销售,猕猴桃的收益是原来集中上市的几倍。草莓“住进”温室助增收 
  一条新思路,带活一个村。以前村里大多靠种植猕猴桃、花椒等作物为主,为了扩大产业格局,村里邀请区农业专家走访调研,发现马家村土壤为微酸性沙壤质土壤,适合种植无公害草莓。在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下,2017年10月上旬,三栋绿色大棚建成,滴水灌溉随之配备到位。 
  3月15日中午,记者跟随谷松来到了草莓大棚,青翠的草莓秧上挂满颗颗红彤彤的果实,散发出阵阵草莓甜香。谷松随手摘下一颗塞进嘴里,十分满足地说道:“我们种植的草莓不用农药化肥,是用蜂箱自然授粉,口感好,供不应求,1亩地纯利润可达1万元。” 
  草莓不仅销路畅通,还带动了贫困群众短期就业。“现在正值草莓采摘旺季,我每天摘草莓能挣100元,这个月光这一项就挣了2000元。”贫困群众赵竹清一边轻轻地摘下果子,一边高兴地说。 
  一条产业带,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一条新思路,带活一片区域。如今,马家村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这个普通的村庄正在一步步迈向富裕。

编辑:马艾莉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