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夯实筑牢脱贫工作 扎实推进“八个一批” ——关注2017年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8-01-26 20:18:13

(记者:郑茜茜)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临渭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全新使命,他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顶层设计,全民动员,用责任书、军令状压实区、镇、村三级责任,全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斐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2017年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和城乡差别所致,临渭区脱贫的重点在秦岭北麓的塬区。全区100万人口中,有贫困村81个,农村贫困人口17823户59755人,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12.71%。

为将脱贫工作夯实筑牢,临渭区成立了区镇两级脱贫攻坚办公室,组建了三级脱贫攻坚作战室,组织召开了700人参加的三级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将会议开到村一级,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并经过多次会议,步步为营扎实推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识别是“扣好第一粒钮扣”。为了将贫困户从根源上起底,临渭区以“两不愁、三保障”和“九种情形”为依据,组织区镇村三级干部全面核实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住房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用精准台账,锁定贫困人口基数,明确致贫根源。吃清底子,决不马虎,保证“可进可不进的要进,可退可不退的不退。”2017年全区贫困户共剔除1441户4859人,新增707户2186人。

为了将贫困户从根源上起底,临渭区委区政府遵循“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定法”的原则,按照“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多重保障”的思路,紧盯脱贫攻坚工作重点领域,科学确定“八个一批”脱贫策略,打出了一套“思想引民、基础便民、产业富民、搬迁安民、政策惠民”组合拳,打出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打通了小康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渭南花卉苗木基地项目是临渭区“三变”改革工作中帮助群众实现脱贫的重点项目,项目自2017年动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经完成了80%的工程量,按照“建基地、联利益,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实现产业调整再升级”的思路,对群众房屋进行整体租赁,实现基地所在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前几日,在项目建设现场举行了“三变改革”“脱贫攻坚”资金发放仪式,18户群众每户领取到了10万元的房屋租赁金,共计180万元。

这只是临渭区在脱贫攻坚中所实施的“八个一批”脱贫战略的其中一个方面,同时临渭区还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多重保障、稳定脱贫”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出了送羊还羊、全域旅游+贫困户、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园区+贫困户等模式,以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为目标,以葡萄、核桃、猕猴桃和养猪、养羊、养鸡“三桃三养”为主导,出台产业扶持奖补办法,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先后建立了51个农业园区,扶持了1523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葡萄25万亩、核桃20万亩、猕猴桃7万亩,带动贫困户栽植经济作物1.57万亩,发展畜禽养殖9850头(只)。全区81个贫困村全部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建成了天留生态园、牒吴农耕园、高李产业园等“三变”改革示范点,换来了真金白银。

除了产业富民之外,临渭区委、区政府还十分注重美化人居环境和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确保群众脱贫的同时还将贫困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2017年5月份丰原镇吴田村新村部开始动工建设,共投资21万余元,将村部增设一间,二楼加盖一层,面积大了,设施也齐全,现在村民来此办结相关事务不仅更规范、更透明,最重要的是更加方便了。

临渭区丰原镇吴田村一组村民 王曙贤:过去到干部屋里办事,有时候门还锁着,人还不在,不方便。从村部建立以来,不用到村干部屋里去(办事)。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干部的态度也越来越好,群众办事也越来越方便。

除了吴田村,临渭区全区81个贫困村全部都被纳入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累计启动56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22个饮改水工程,硬化道路55公里,开挖排水沟49.8公里,安装路灯2530盏,脱贫基础更加坚实。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让群众享受政策红利,这便是政策惠民。以广大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例。为解决好群众看病贵问题,临渭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场所建设、扩大医疗报销覆盖面和实施千名医生包联贫困群众等举措,让全区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市第一医院合疗报销大厅,三张镇薛家村村民李保亮正在进行相关手续的结算。

李保亮女儿  李金枝:爸得的是结石性胆囊炎,然后花费是8600,然后现在是报销了5800,然后住院的时候,一毛钱都没有交。

不仅如此,这次报销的比例也较之前有所提升,这又为李保亮节省了三百元,而且报销的程序比之前更加简洁,也更加节省时间。

李保亮女儿  李金枝:以前就是在那个民政局,然后大病保险公司,然后现在在医院一站式报完了,也不用跑那么多路,现在方便多了。

而李保亮只是临渭区健康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的其中一位受益者,临渭区2016年11月率先在全省实行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家庭,34个医疗机构1026名医生与2051户因病致贫家庭实现无缝对接,设立了健康扶贫基金1122万元,形成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基金四重保障体系,贫困家庭患者经新合疗、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之后,剩余个人自付费用,由健康扶贫基金兜底,点亮了群众的希望。

同时,在就业创业方面,开发公益专岗659个,对搬迁群众,建立就业菜单和岗位清单,确保搬迁一批、就业一批、脱贫一批,落实特设公益岗位保洁员400人。建立4个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各类培训会、招聘会90余场次,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1059人,转移就业5700人。思想引民方面,临渭区在所有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主题图片巡展和文艺巡演活动,组建宣讲团广泛宣讲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艰苦创业的思想。

易地搬迁方面,临渭区先后建设了桥南镇雨露社区、阳郭镇阳光社区、阎村镇双创社区3个安置社区,在城区向阳社区回购安置房3275套,安置群众4130户16489人。同时,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206.5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08户,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教育扶贫方面创新实施4433机制全方位阻断贫困代际相传,采取“免、补、奖、贷”等助学方法,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再上不起学,上不了学。

机制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抓手,执行力是将脱贫目标转化为成果的关键。用制度保障脱贫工作有效进行,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践行。临渭区响应号召,承袭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有效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指导抓、干部包户抓、督查组盯着抓的包抓机制,三级作战指挥部,“八办五组”、“四支力量”、专项督查组协同发力,将每周四定为扶贫工作日,开展 “八步三十三看”,精准掌握群众需求,精准制定脱贫路径,精准实现因户因人施策,政策及帮扶落地效果好,贫困群众满意度高。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事关民生福祉,决非易事,也决非小事。2017年,临渭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精准施策,112个单位包联到村,14000余名党员干部包联到户,用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教育扶贫等扶贫政策退出贫困村20个,8705人实现了脱贫,这一串串数字不仅是成绩、是汗水,更是区委、区政府心系贫困群众的体现,2018年,我们坚信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渭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也希望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能有更多的贫困群众在2018年实现脱贫致富。

编辑:于小欢

0

已有0人评论,0人参与
登陆(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