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有住房 有产业 大山深处的贫困户生活好起来了

发布时间:2019-07-22 18:34:05

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位于秦岭山中,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恶劣,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主导产业,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之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的提升,产业也建立起来了,贫困户收入有了保障,生活也便有了信心,今天的节目记者带您走进这个位于秦岭深处的村子。

这几天,瓮岔村连阴雨不断,时不时的一场大雨就骤然落下来,记者一到村部,驻村工作队长就拉着记者走访起了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因为是去年三月份刚给贫困户进行的危房改造,下雨了他实在是不放心。

眼前的贫困户叫王军营,他告诉记者,十年前,因为被石头砸中,造成左手截肢,腰也不好,生活一直很拮据,住的房子也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下雪都是胆战心惊,睡不踏实。

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村民  王军营:没改造以前,是那种老瓦式的房子,几十年了,一下雨漏的就住不成。

现在通过危房改造他也建了新的房子,王军营也把自己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他说,虽然一直是一个人生活,自己手脚也不方便,但是这些年有了政府的帮扶,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村民  王军营:一年有五保金,再是村上的分红,现在最起码对我来说,现在生活没有啥顾虑了,以后一年比一年生活好了。

如今瓮岔村像王军营这样的5贫困户都已经完成了异地搬迁,由于瓮岔村地理位置偏僻,从镇里到这个村子要走近二十公里的秦岭山路,交通不便,村里自然资源贫瘠,经济作物单一,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留下的便是如王军营一样,缺少劳动力因病因残的群众,住房问题解决了,下一步,摆在面前的便是如何用产业去带动贫困户的增收。

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第一书记  陈宗合:刚来的时候,这个村里的经济情况确实很差,这个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家里情况确实比较可怜,刚来的时候,我说既来之则安之,想尽办法把经济,把产业抓起来。

通过不断的走访和调研,瓮岔村驻村工作队结合村里的村情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通过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在村里建立起天绿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土峰和种植中药材连翘来实现贫困户们增收的目标。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第一书记  陈宗合:因为我们考虑到实际情况,因为在山区的话,土蜂养殖还是比较有前途的,因为这个松树各种树开花的比较多,蜜源比较多,带动产业情况相对好一些。

陈队长告诉记者,因为山区的树木种类多,蜜源好,土蜂养殖相对来说很有前景,同时,合作社又考虑到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峰箱旁边种上了20亩适合山区生长的中药材连翘。眼前正在忙碌的贫困户叫王英孝,自从村里这个产业建立起来之后,他就和妻子来到了合作社务工。

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村民  王英孝:平时在这里就是打个草。打扫个峰洞,照看个峰。活能轻点,咱这腿干不了重活,干这轻活还可以。

交谈中,王师傅告诉记者,14年的时候,自己因为一场车祸,造成了腿部受伤,不仅花光了很多积蓄,连给儿子娶媳妇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村民  王英孝:那时候,咱也是没钱,给娃结婚,咱也没想了。

现在村里有了扶贫产业,王英孝和妻子在这里一个月收入2000元,再加上分红和自己养殖的近50头羊,每年的收入也将近6万多元,生活渐渐有了希望。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村民  王英孝:今年卖的话,连这合作社务工和扫路,一年下来就是五六万元,政府还把房(移民搬迁)给咱了,想法就是看给娃把婚一结,就是这。

华阴市罗敷镇瓮岔村 第一书记  陈宗合:咱是18年7月份开始养殖土蜂,咱这个贫困户都是缺乏劳动能力的,只有发展集体产业,才能把这个贫困户全部带动起来,产业发展这一年多时间,一年给贫困户带来3000多元不到4000元,把土蜂的规模再扩大,从而能把更多的贫困户和村民都纳入进来。

如今的瓮岔村,村里的环境好了,同时有了集体产业的带动,贫困户们的收入高了,脱贫的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也就高了,记者相信,瓮岔村的村民和贫困户们也一定能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胡斌

初审:王杰

审核: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