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涝池长啥样子

2019-01-18 18:32:20 来源:农家四季

(记者 武玲)《你不知道的渭南》带您寻找历史古迹,倾听传奇故事,拜访名人故里。一起走进渭南的各个村落,探密你所不知道的渭南。那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的记者又会去哪里,寻找我们不知道的渭南呢?

记者:现在我就来到临渭区孝义镇的孝丰村,本期你不知道的渭南,我们要寻找的东西就在这里,大家来先看一下这个护栏是不是很有年代感呢,那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个护栏距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

记者:想要知道答案,我今天也是找到了我们村里的郭大姐。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郭红亚:这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记者:其实呢我们今天要寻找的就是我们孝丰村的古涝池。郭红亚:你们想要了解情况,我带你们去找我们村上的一位王老前辈,他对这个了解的比较详细。

年近九十的王老是一位喜欢收集民间历史传说的爱好者,多年来他收集整理史料,也自费出版《书音》一书,其中就包括了孝丰村堪称“渭南一绝”的著名的古建筑,清乾隆年间修建的雕花石柱石砌涝池。

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王积正:这涝池是原来严、赵、柳、王四大家族把这街道拿石头铺了,铺了以后水肯定是没处流。就修了一个涝池。涝池也是有限的,满了以后西边学校那块,直往南,出了城,就流到了城壕里。

古涝池成长方形,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为20米。深约8米的石涝池,整个涝池由花色斑斓的浮雕石壁围定,不施一铁。护栏高约一米,雕刻精美,海水朝阳,二龙戏珠,等形状各异的浮雕图案,千姿百态,有赏心悦目之感。整个建筑显得严整、淳朴、精美、大方。由于孝义镇曾是历史上的商业重镇,当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再配上堪称一景的雕花石砌涝池,池中鱼儿游荡,池边绿柳蝉鸣,其景象何止繁华二字。

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王积正:这一块,街道里是最红火的,这一般盐商,卖那个时候的锅巴盐。这一块主要是卖盐的。

到现在王老先生还能清楚的记得自己年幼时,每天放学在涝池边玩水的热闹景象。而且当时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奇观。

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王积正:我那时候六七岁,七八岁。我一般放学走那边,中午放学的时候,那青蛙,咱这叫蛤蟆。青蛙不多,主要是那蝌蚪有大拇指这么大,那人的脚就没有办法踏地,全部街道里,台台上连底下全部都是。后来顺着南门直往南,不知道去哪里。后来我上学的时候就不见了。

铺街盖地的蛙群拥出城而去。一时之间,车难行驶,人难踏步,到了午后才慢慢消失殆尽。王老先生说当时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奇景还登了报纸。不论何种说法,这个集美观与实用兼得的石涝池终究是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一位大哥还给我们说起他从老人们口中听到的涝池。

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范永利:听老人说,这是交通工具饮马池,羌白,还有从北边下来路过的,这是个渡口,给马饮水呢。

临渭区孝义镇孝丰村村民郭红亚:我小时这里水还多,也清,特别是下过雨后,大人都在这里洗衣服,小孩都在这玩耍。

这个有着两百多年历史雕花石砌涝池,不仅淳朴大方,堪称一景,同样它也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记忆。据说当时池水清澈,吸引了大人小孩在此游玩。而且涝可防灾,旱可浇灌,为当地居民生活也带来方便。

百年古涝池,见证了历史的车轮,也承载了欢声笑语。我们也希望像这样有着历史价值的古迹能够被保护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渭南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审核: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