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 王小龙 :脱贫的路我用脚来丈量

来源:三农前线

(记者 刘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一大批第一书记进驻村里,及时掌握贫困户信息,制定精准的脱贫政策;与村干部研究,扶持期一批带动力很强的脱贫产业。我们栏目特推出特别节目“第一书记手记”,展示这些第一书记的扶贫帮扶之路。今天就来认识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龙。

记者采访王小龙的过程中,刚好王小龙的女儿因为想念许久未回家的父亲,打来了电话。

王小龙女儿:爸爸 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想你了,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带她玩,我都没有。

接电话中,王小龙听到女儿因为想念自己的哭声,也渐渐的红了眼眶,我们的采访也因此中断了一会,

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 第一书记 :我就想着,多努力努力帮助好贫困户的生活,不忘初心。

因为帮扶工作,对女儿来说,王小龙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对贫困户来说,他却是个好书记,贾建峰是临渭区张胡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记者走访的时候,他刚刚收完破烂回来,因为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现年已经四十多的他至今还没有婚娶,只能独自一个人维持着生计,日子过的是捉襟见肘。

临渭区阳郭镇 张胡村  村民  贾建峰:我小时候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一直不好。

王小龙了解到他的这一情况后,知道他平时出去收破烂腿脚不方便,便积极协调了资金,帮助贾建峰购买了一辆三轮车

临渭区阳郭镇 张胡村  村民  贾建峰:我这第一书记 给我买了车,帮助我修了房子,隔几天来我家一次,看我生活和经济有啥困难,帮助我解决,对我确实好。

当我们离开贾建峰家的时候,他依依不舍的将我们送至门外,随后记者跟随王小龙在张胡村里走访。

聊天中,记者了解到在全面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困难需求和脱贫意愿后,王小龙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2018年脱贫计划。积极发展短期产业,主动联系“秦陇农业对外贸易公司”,为广大村民提供“苏子”的种植、管理、采收等技术培训,并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为近300余户村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目前张胡村“苏子”长势良好,预计亩产300斤左右,总收入45万元左右。白天王小龙走访在村的农户、夜晚走访在外居住的农户,日出而作、披星戴月,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王小龙带领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逐一核查,以下绣花针的功夫,保证脱贫攻坚不漏一人。

今年50多岁的寇小娃,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因为身体不好,无法干重活,只能偶尔打一点零工,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因为精神原因,需要人长期照顾。

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  村民  寇小娃:我原来的日子难,确实难。

王小龙来到村子之后,知道她无法外出务工,于是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寇小娃购买了两只奶羊,现在寇小娃的两只奶羊剩下了四只小羊羔,这一下就是几千元的收入,同时每个月,买羊奶还能收入近2000元,这日子一下子就比原来轻松了许多。

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 村民  寇小娃:我这羊奶一个月一千来块钱,很感谢我这书记。这日子以后有希望了。

记者了解到,在王小龙驻村的这一段时间,他带领驻村工作队编制了张胡村扶贫精准项目,针对33户贫困家庭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全面完成了30户农户的家庭收入、财产、生活情况等信息录入,并及时将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每户需要进行改造的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做到及时上报、及时实施、及时跟进、及时完善。同时通过与村两委精心研判,成立了张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是以花椒的深加工为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主要从事花椒收购、烘干、销售业务。花椒加工厂房300余平米,配套仓库2个,4000斤花椒烧炉已经安装到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以是高于市场价3-5角钱进行收购,保证贫困户利益最大化。雇用了3名贫困户为劳动力,每人每天60元工资,既保证了公司的运行,也能实现贫困户的增收。

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 第一书记  王小龙:因为小商贩对花椒这里面的细节比较了解,我和村支书一起去到 广州,直接联系了一家大客户,收购花椒,一次性销售干花椒5000余斤,销售额近20万元。

临渭区阳郭镇张胡村 村支书 郭兴亮:第一书记平时在我村里那工作确实是好。

在王小龙的民情日记上,看到他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想着这段话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位第一书记坚持的动力,“走进贫困村,我会在静谧祥和的村庄里,看到了缕缕炊烟;我会在贫瘦的土地上,看到村民‘种一坡、收一萝’的艰难生存;不能不感叹一方水土的宽广胸怀和一方人民的勤劳善良。要达到全面脱贫摘帽,与全国一道进入小康,面对小康生活的宏伟画卷,我必须与张胡村的群众同心奋进,用脚步丈量脱贫致富的路。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审核:王艳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