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军:在山沟沟里种出“金小米”

2018-10-29 20:43:28 来源:农家四季

(记者 李昊)咱们渭北一带,一直有种植小米的传统,这不正值小米成熟的季节,我们一起去澄城县冯原镇看看当地丰收的景象。

澄城县金粒香农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会军:你今天总共交了四百斤谷子,然后一斤一块八,过两天我过来再给你算帐。

这天中午,李会军来到冯原镇吉安城村收村民新打的谷子,测量谷子的湿度,上秤,装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四十多岁的李会军,从十八岁起,就在外面闯荡,在外漂泊越久越想回家,加上这几年家乡对返乡创业人员,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这就让李会军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创业发展些什么好呢,李会军的老家在冯原镇在壶梯山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出产的小米一直色香味俱全。李会军认为现在人们生活的质量提升,杂粮的市场前景很好,说干就干,李会军决定回家种小米。由于自己的力量有限,他决定发动冯原镇的村民一起种植,可是事情并没有李会军想的那么简单。高学红是牙曲村的村支书,村里去年建了百亩的花椒产业基地,花椒树还在生长期,村里决定在花椒地里套种低杆作物,长短期产业相结合,促进村民增收。在高学红发愁花椒地里套种啥的时候,李会军找到了他。

澄城县冯原镇牙曲村 村支书 高学红:当时我也不相信。

高学红的怀疑是有原因的,牙曲村的支柱产业是玉米和苹果,全村共有苹果一千余亩,玉米两千多亩。种小米没有技术不说,种出来卖给谁啊?眼看着谈判陷入了僵局,就在这个时候李会军掌握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去年的由于天旱,牙曲村的玉米的收成很差。

澄城县冯原镇牙曲村 村支书 高学红:天旱去年玉米没有收成。

正是了解到这一情况,李会军开始多次登门做高学红的工作。

澄城县金粒香农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会军:好多村干部都不愿意,我这种谷子特别困难,然后我就组织了七个村的村干部,这个村的土地面积比较大,然后都在一百亩以上的种植面积,然后我带他们出去学习考察,然后在山西和陕北都去了。

澄城县冯原镇牙曲村 村支书 高学红:李总把资料,把我领上出去看几个村,随后他提供我们种子 机械,联系化肥,这样最后我们签了合同。

除了提供种子化肥机械之外,在小米成熟前李会军还为签订协议的村子免费喷洒两次硒元素,并且李会军还和村里签订了一块八一斤的保底收购协议,这下彻底打消了高学红的担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牙曲村在花椒产业园里套种了七十亩谷子,这不现在效益出来了。

澄城县冯原镇吉安城村 村民 李怀良:我一共种了十亩地,刨过树行大概剩五亩地,总产量是两千多斤,一亩地就图四百多斤,比种玉米效益还是可以。

澄城县冯原镇牙曲村 村支书 高学红:玉米一亩地纯收入三四百块钱,这(小米)算了一笔账可能就是六七百块钱,比玉米能高。带动贫困户是九户入我产业园,随后保底分红一千元。

牙曲村的村民高秀峰,帮村里的产业园运送谷子,人加上车,每天有两百元的收入。高秀峰家里种了六亩玉米,看到小米效益不错,老人也是动了心。

澄城县冯原镇牙曲村 村民 高秀峰:我看这谷子今年种的好,我今年种的玉米,我明年还想种点谷子。

现在冯原镇七个村一千二百亩的小米种植户,都和李会军签订了收购协议,这么大的量李会军怎么消化的了?原来在发动村民种植的过程中,在返乡创业者金融政策的支持下,李会军就着手,创办了一个生产,加工小米的工厂。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如今李会军的工厂已经开始走上正轨,年销量在七十吨左右。

澄城县金粒香农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会军:在这个小米这个附加值上,我还准备增加特色产品,比方说红枣小米粥,再一个就是南瓜小米粥,同时我还正在考察,一个以纯小米为主的小米锅巴,以及小米醋。

李会军还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冯原镇七个村的一千两百亩小米,为村民增收十二万之多。

李会军告诉我们,下一步他的种植规模将达到两千亩以上,带动更多冯原群众种植小米,让更多的群众来自己的工厂里务工。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审核:王艳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