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渭南:赤水桥上桥的古往今来

来源:农家四季

(记者:白娇)你不知道的渭南,今天我们来到了华州区赤水镇。说起赤水,那可是有说不完的历史。这里曾经是连接古长安和潼关的主要交通要道。赤水河是当时比较大的河,有水必有桥,赤水有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观:桥上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桥上桥。

(白娇)赤水镇因水而得名,西有赤水河、东有石堤河、中有遇线河、北有渭河,四水环绕,可以说这里遍地都是水,过去这里也被称之为鱼米之乡。 那水多自然桥也多了,我身后的这座桥呢叫做桥上桥,那么这座桥为什么会这样建造,其中又会有什么样的传说故事呢?接下来我就带您去打探一番。

来到这座桥上桥,行人稀少,颇显落寞。然而,翻开史书,却看到了既有繁华盛世又有血雨腥风的宏大景象。据后人听前辈们亲口讲述,这里是从潼关入西安的必经之路,1900年清政府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由北京出逃西安,就曾经过桥上桥。当时,百姓跪送于桥东,并奉鲜果和茶水供皇宫人取用。1924年,鲁迅先生到西北大学讲学,也曾坐汽车途径桥上桥,到达西安。一直到1935年潼关到西安的陇海线铁路开通,赤水才渐渐卸下了交通要道的历史重任。

然而,今天的桥上桥虽然失去了强大的功能,但也难掩它的古朴庄严与匠心。这座石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也就是1667年,距今已有351年的历史。然而,是不是开始建的时候,就建了桥上桥呢?据史料记载,并非如此。至清嘉庆年间,也就是在九孔大石桥建成165年之后,河身渐高,桥眼壅塞,水难畅流,以致堤岸屡决,淹没良田无数,赤水南北,几成水乡泽国。

于是,到了清道光12年即1832年,在原桥之上又砌石增高,另造一桥,遂形成桥上桥。然而,因为泥沙不断淤积,大家都知道“桥下有桥”,但是,桥上桥始终只露出它的上桥,难以见到桥上桥的真面目。住在桥东边的罗文学,同阳洲两位老人回忆了当时的一些情景。

(华州区赤水镇遇仙村村民 罗文学)这是1980年发现桥下这一座桥,因为当时的话,大量的挖沙,挖沙把这挖出来的。桥上桥长70米,宽5米,上下两桥各高3米。上下桥各有九孔,上桥南侧有九个龙头,北侧有九个龙尾,头尾相对。

(华州区赤水镇遇仙村村民 罗文学)九条水汇到一起,形成这个河,这九个眼就代表了九条龙,九条水,九条峪的水汇到一块儿的,是这意思。

因为年久,后来当地人对桥上桥经过了一次修缮,变了原来的模样。尤其是九条龙,目前只剩下了六条,但是,这六条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是可以看见古人雕刻的细致与精美。桥上桥全用石头建成,坚实厚重,美观雄伟,两桥叠加,韵味深远,成为我国桥梁史上的一座奇特之桥。(多放几个空画面)

(华州区赤水镇郭村村民 同阳洲)以前上学的话,老从这桥上面走过来走过去,经常从这儿到赤水中学上学。1958年的时候。在这河道里面,冬天结着厚厚的冰,裤腿一挽,在河里面玩,对这桥咱还是有感情的。现在,桥上桥已经被文物单位保护起来,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如果你们村有传奇的历史故事想要和大家分享,可以和我们取得联系。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审核:王艳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