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旅游】诗经合阳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2018-09-11 11:37:01

巨流与灵泉滋养万物与大地,书写别具一格的长短句。短如沸水化开踅面的时间,长如悬丝线偶吟唱的强调。轻盈如新娘踏足的桌椅,厚重如汉隶飞舞的碑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韵律重叠、韵律流转,聚集在同一个题目之下。这首诗名叫《合阳》。

合阳,被称为“诗经文化之乡,中华爱情诗歌”发源地,《诗经》的305篇中,与洽川有关的多达三十二篇,大家熟知的《蒹葭》、《关雎》、《大明》、《大雅 韩奕》等等均描写着合阳的美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翻开《诗经》,艾蒿、荠菜、芍药、郁李,这些或明晰或朦胧的植物被用来比喻美人的姿态,让穿越千年的美丽在我们面前展开。《诗经》是美的,因这些面容姣好、品德高洁的女子,也因这方烟雾茫茫万顷芦荡。

恰这个字,唯一一次被用作“洽”就在合阳古老的地名当中。合阳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黄河西岸。八百里秦川粗旷豪迈,跟随黄河的波涛来到这里,骤然变得温婉清秀。一条黄河、十里荷塘、千言神泉、万顷碧波。刚劲的黄土高原上这突如其来的水乡不知吸引了多少往来的目光。清朝学者孙酉峰在《合阳县全志》上写道。洽,以水合流而得名也。这个地名的特殊读音,便取决于水流的汇聚。合阳二字意思就是,河水北面的城池。在于今天的合阳县与那,金水、徐水等数条大小不一的河流,依然以交错纵横的姿态注入黄河。河流的汇集并不能完全概括这里水流充沛的原因,这里的数十处地下水不断涌出,汇聚成星罗棋布的湖面。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汇聚合流的景象,使得人们将此水命名为“合水”之后,又意犹未尽地为“合”字添上了三点水,写作“洽水”二字。千百年来,“洽水”的流淌从未间断,浩浩汤汤的水面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烽火与柔情。千百年来,《诗经》如曼妙朦胧的伊人,在水一方悠然盛开,一直鲜活如初。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激起我们心底的回响。

在紧临黄河的东雷村,村民们正在准备一项独特的表演,这是合阳特有的民间艺术——上锣鼓,它起源于古老的罗戏,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的战争场景。是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舞者装束奇异,面部及身体被涂抹的色彩斑斓,并饰以核桃羽毛等物,由专家认为东雷上锣鼓,是古代获乐的遗存,它的艺术特色,与商周时期表现征战的“大货”之乐一脉相传。当声声锣鼓激荡在黄河岸边,一切仿佛重现着诗经中的诗句:“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露羽”诗句中,人们手持鸟羽,不分东西,举行祭祀的场面与上锣鼓所表现的场面如出一折,古老的习俗,让人们可以顺着他们的足迹,找到这片土地的过往,传统文化的韵味更是绽放在当代人生活的点滴之间。

历史悠久的合阳县也汇聚了众多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合阳县不断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线木偶戏与行家庄跳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雷上锣鼓和民间唢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念曲子与百良太枣女子锣鼓队等等。此外,合阳的特色美食合阳踅面的制作技艺也被列为渭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这些非遗和民间艺术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提线木偶戏。“一线串成天下事,双手拨动古今人”,提线木偶在合阳人的口中有多种叫法,如“线猴”、“线胡”、“线戏”、“小戏”等,是长江以北仅见的提线傀儡戏。如今,提线木偶戏被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据悉,在清朝后期合阳境内就有七十多个提线木偶戏戏班,并先后多次前往苏州、扬州、北京等地进行演出。

无论是合阳的“早知有洽川何须下江南”、还是“一线串成天下事,双手挥舞百万兵”,合阳都是一处有诗韵的地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从祖先3000多年前留下的时间里一就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的样子,亲亲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种相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种告诫,这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里,它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天下旅游》栏目

编辑:甄磊

审核:惠婷

编辑: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