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不仅是耍芯子更是斗文斗智 你见过澄城柳池芯子吗

发布时间:2017-05-20 07:42:48

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传统杂耍技艺,是一种静态的惊险造型艺术。澄城县的柳池芯子因奇特的人文内涵、壮观的宏大场面、神奇的活动理念,创造了社火芯子的奇葩。2010年,柳池芯子被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表演以祭药王神为主

澄城柳池芯子可以追溯到400余年前。据当地人介绍,从柳池王家族谱得知,王家的第六代传人王宠是从山西省洪洞县民铁村大槐树下移居到陕西省澄城县柳池村的。王宠特别聪慧,知识渊博,走南闯北,在明朝万历壬寅年间选贡生,先在四川保宁府任过训导,后在甘肃昌府西河县任县谕。

王宠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告老还乡时,当地人送给他两副芯子。王宠将两副芯子分给了两个儿子。方形铆套件分给大儿子,圆形铆套件分给小儿子,一副芯子总计3个大方垛,铁件二百余件,并嘱咐两个儿子每次用芯子的时候不能互借,其实两个儿子也不能互借,因为一个是方铆,一个是圆铆,且两个儿子一个居住在村东头,一个居住在村西头。王宠给两个儿子规定:每逢正月十五,以东起西落的村规为序出场,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今天的东西两社之分。

澄城柳池芯子,每次表演都是以祭药王神为主,一般是在正月十五,正月十四日下午先要祭风神,祭杆。两社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台前,由一位身穿黑礼服、头戴黑礼貌,绅士模样的人主持,一位化妆打扮成县太爷身份的人,先后经过上香,叩拜、祭酒,宣读祭文,祭杆等仪程。

祭文的主要内容是祈求上天保佑全村在来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滚滚,祈祷神灵在芯子活动期间,吉星高照,风和日丽,万事平安。正月十五全村青壮年约400多人参加,首先是三眼枪开道,后有三路马队,彩旗队、秧歌队、锣鼓队,最后才是最引人入胜的芯子。

芯子有独杆,双人杆,多人杆最多时达12人结成人树,芯子由24人抬起徐徐行走,另有24人为替换抬杆者作准备,24人抬着高达10余米的人物形象树,一路上浩浩荡荡,蜿蜒数里,东社到西社组装台前,西社到东社组装台前,这叫东起西落。

芯童扮演各种人物 形象逼真

柳池芯子的传承人王荣生介绍,柳池芯子是由杆根(即杆桌)、肘、莲花杆、捏丝、肚花等铁件组成,为防安全事故发生,多数时间铁件下垂着较重的磨盘。芯子上固定有芯童,扮演各种人物角色,形象逼真。

芯童扎缚在带有人头或动物形象的捏丝上,然后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分别穿着各色各类剧装,脸部依情况描画成所扮者之颜,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或妩媚娇艳,手执长鞭,或大刀,娇者如天女下凡,酷严者如关云长,且手不停在舞动,衣着随风飘摆,如飘云仙女,升空轻盈俊美,各型人物栩栩如生。像许仙的雨伞上站着白蛇和青蛇,李彦贵的扁担两头分别站着黄桂英和丫环或美丽的花枝上站着七仙女,或者孙悟空的金箍棒上站着铁扇公主等等。为扮装芯童的安全,一台芯子总有左右两边的护卫兼开道的人手执上端带有扶叉的长竹竿作护卫,以防非常事件发生。

“芯童的年龄一般都在1~12岁之间,父母都争先恐后让自己的孩子上杆。”王荣生说,从上杆到结束,芯童最少也需要在空中呆30~50分钟,父母一般都是积极地鼓励孩子参与其中。家长们认为扮演芯童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增加孩子的智慧,孩童登高锻炼了胆量,磨炼孩子的意志,同时又装扮着某种人物,通过装扮好人品德得到熏陶,扮演过反面人物就或多或少的知晓恶不可赦的道理,有利孩童的身心健康使孩子平安成长。

NeoImage.jpg

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碰撞

“柳池芯子不仅仅是耍芯子,更是斗文斗智。”王荣生说,东西两社在各自的简易台附近设有文案,一般是本村或在外工作人员中有才华、有智慧的人担任文官,根据对方不同的芯子故事、对联内容采取不同的和对措施,如东社出的芯子是“药王卷”,西社必须和“香山还愿”;西社出“薛仁贵征东”东社必须马上以“薛丁山征西”还击。东社在社火队前举了个大“令”牌,西社马上出个“帅”字,以压倒对方,就是这样在和和对对的气氛中,把芯子活动推向高潮。

每台芯子风格不同,分别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斩妖除魔,有忠孝节义,有诗书传家,台台芯子就像一座座流动的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将舞台艺术展现到空中,高而悬,悬而险,险而转文对文,武对武,杆对杆,相互竞争,热闹非凡,高高兮,悬悬兮,变化多样,令人惊叹。

柳池的芯子是先祖在长期的喜庆之日热衷的一项规模宏大,扣人心弦的惊险而健康的群体性艺术活动,它集中地展现了人们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芯子能发展保留至今,首先反映了柳池人尊重祖辈传承祖辈文化遗产的高尚美德,通过展现远古工艺,芯子大大地强化了人们念祖意识,芯子活动中祭神灵活动虽有迷信色彩,但也能反映人们乞求幸福的人生观。

不及时抢救保护 有失传危险

王荣生称,他今年已经70岁了,从他记事起,就跟着父辈们学习操作芯子,但是办一次芯子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办一次芯子活动十分不容易。从他记事到现在,可能共举办过8次芯子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传统观念慢慢淡化,再加之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向城市,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搞一次芯子活动更加困难。

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芯子活动还是2011年元宵节的芯子活动,虽然用拖拉机牵引代替了原始古人肩台芯子,但气势影响远不如以前。而且随着年代久远,很多芯子部件丢失损坏,戏装残旧不全,都影响了芯子活动的整体效果。

“随着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学习芯子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将有失传的危险。”王荣生说。

记者 康菲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