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临渭草编

2018-05-15 16:00:53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在我们东府渭南,流传着这样的俗话:“干面红苕,坡坡地,炒煎炖煮上家宴。火红柿子迎客来,房檐下边挂串串。六月天、麦浪翻,抓住麦杆使劲拉,三枝白,四根次,晴阴潇洒头高扬”这说的就是渭南塬上的三大宝:红苕、柿子和草帽。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桥南镇庙底村,走进临渭草编这个指尖上创造的艺术世界。

草帽草编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它不仅具有经济和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农闲在家的村民们利用一双巧手,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枯萎的秸秆活了起来。也让临渭区桥南镇庙底村,这个较为偏僻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而眼前的这位就是临渭巧娘草编的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陈春苗。

巧娘陈春苗告诉我,编草帽是塬上村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当风吹麦浪时来到麦田,就会发现,这里的麦子和别的地方的不大一样,麦秸特别长,而且粗,看着很扎实,麦收时,分拣出色泽光鲜,并且没有被压扁的麦秸,晒干后扎成小捆。村妇们人手几捆麦秸,边晒太阳边聊天边编草帽,在一片祥和中延续着一份文化遗产。

据了解,临渭草编已有上千年历史,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祖祖辈辈编织,随着时代变迁,草编种类也由原来的实用性转变为装饰品和实用性结合的工艺品,看着如此精美的草编作品,我的动手兴趣也来了。

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临渭草编具有结、辫、捻、搓、拧、举、盘等多种编织技艺。在一双双巧手变换飞舞中,一根根长短不一的麦秆瞬间便融入到了草编中,或变幻成奔马飞燕,或变换成草帽花篮,俨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和活力。然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忙碌一天后的闲聊让她与草编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兴趣虽是敲门砖,然而工艺的传承不能默守陈规,外出学习更成为了陈春苗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今,巧娘草编合作社义务为周边群众进行草编手工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原料的分拣贮藏、摇篮的编织手法及大小尺寸等,参加学习的人员达700多人。陈春苗说作为一名传承人,她愿意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大家,多年来在巧娘的带领下更多的留守妇女开始了自己的草编事业,午后的草编光阴更成为了她们最为快乐的时光。

这就是陈春苗的草编事业,既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陈春苗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先后创作出了一系列麦秆工艺品,并在麦杆编织的基础上尝试做玉米皮编织,创作了花瓶、水果盒、婴儿摇蓝等,而她的多项作品也获得中省市大奖,面对着接踵而来的荣誉,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将临渭草编进一步的做精做强。

让孩子留住母亲,让老人留住温暖,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让宝贵的非遗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陈春苗最为深切的愿望,也是临渭草编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作为一名致富带头人,陈春苗这位能手巧娘令我们敬佩,正因为有她的一份执着、一份热情,非遗传承才有了希望,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传承人的满腔热忱中,在周围群众的热切期望里,临渭草编一定能发扬光大,编织出更美的未来。

编辑:陈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