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走进临渭区

发布时间:2017-12-13 09:34:43


临渭区:“六个到位”助力脱贫攻坚 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到位

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由中共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办。

今天(12月4日)上午,脱贫攻坚渭南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在位于秦岭北麓脚下的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召开,来自省市媒体的记者一起听取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实地走访感受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给群众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渭南市临渭区区长刘宝琳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临渭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向现场媒体记者作通报。

临渭区是全市第一人口大区,区内现有贫困村81个,贫困群众17823户、59755人。据临渭区区长刘宝琳介绍,临渭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施策、一户一法、一人一策,科学确定易地搬迁、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发展产业、兜底保障等具体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摘穷帽,确保扶贫路上不丢一户,不落一人。

“三变”改革点金山 天留山下农家乐

天留村:贫困村变身美丽景区

“青山绿水”的天留村

“山水桥南,天然氧吧。”天留村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区,是历史名村,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临渭区开发建设天留景区,天留村抓住机遇,打造森林公园、薰衣草园、农家休闲体验园,跳出土地做文章,不再“抱着金碗讨饭”。

“山水桥南,天然氧吧”天留村打造生态旅游度假,优美的田园风光引人入胜。

“现在村里的贫困户既有土地股权等财产性收入,又可以在企业打工,有的可以通过公益岗位就业,收入明显提高。”桥南镇党委书记张斌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4000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6920元。

充满特色的民居,干净整洁的路面,如今的天留村,已成为游客的休闲好去处。

曾经的低矮瓦房,如今焕然一新;昔日的偏僻小山村,已成为游客的休闲好去处。今年仅“五一”和“十一”,天留景区就吸引游客35万余人次。

在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贫困户就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里困难群众多,且贫困程度较深。临渭区副区长张占权说,区里通过“党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做强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天留村成立了村集体企业,以集体注资入股和村民集资入股形式,与社会资本联合,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集体有了收入,公益事业有钱干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按照区上总体部署,桥南镇充分利用天留村自然环境优势,注入社会资金,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特色农家旅游风情小院、小木屋及农家乐等。”据桥南镇党委书记张斌介绍,打造天留村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村上资源资产被盘活,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同时村里还流转土地400亩,种植樱桃、花椒、薰衣草等,如今,天留村的村民也尝到了发展旅游带来的甜头。

据临渭区区长刘宝琳介绍,桥南镇天留村只是临渭区扶贫攻坚所取得的成绩的一个宿影。目前,临渭区通过整合扶贫资金,以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集体公司为平台,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了脱贫产业组合,全区葡萄已发展到25万亩,核桃20万,规模养殖场1302个,贫困户年人均增收达到2000元。与此同时,今年临渭区着力打造的渭南航天生态园、渭南桃花源、牒吴农耕博物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已经正式对外开放,累计吸引游客达百万人次。

临渭区两年退出贫困村30个 3万3千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产业扶贫 致富的路不断延伸

桥南的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在核桃深加工厂里剥核桃皮,每天都能挣二三十元。

走进渭南市临渭区唯一一家核桃深加工企业——渭南市桥南镇谦顺天然特产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给核桃脱皮、清洗、烘干、分选、包装。

据谦顺天然特产有限公司的张喜芹介绍,桥南镇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但是每亩核桃的收入仅为4000元,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只有对核桃进行深加工再包装,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带领群众稳定脱贫。

“对贫困户,我们公司比市场价每斤高出0.2元收购。”张喜芹说,为了带动周边群众尽快脱贫,她反复思考,釆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周边群众壮大核桃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每亩核桃增收2000元,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收入。截至目前,带动447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临渭区区长刘宝琳表示,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临渭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葡萄、核桃、猕猴桃和养猪、养羊、养牛“三桃三养”为主导,以51个农业园区、30个合作社、81个村集体公司为平台,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村党组织+企业+园区+贫困户”为主要模式,通过出台产业扶持奖补办法、整合1亿元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户选好产业项目,产业帮扶实现了全覆盖。

贫困户搬进城里过上新生活

临渭区向阳社区,东临渭桥路,西临滨河大道,南临西潼高速路,北至育红路。配套齐全,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占地186亩,共13栋33层3498套安置房。

“我父母都有残疾,我和媳妇文化水平都不高,要是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现在根本住不上单元房。”渭南市临渭区向阳社区,现年28岁的张卫鹏在自家新房里高兴地说。

张卫鹏原来住在渭南市阳郭镇蔡脑村,老家的土房十分简陋,父母都是残疾人,他和媳妇在西安打工,一家五口人只能靠夫妻两微薄的打工工资生活,用他的话说,靠自己奋斗这辈子都买不起房子。

2016年,张卫鹏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今年6月23日他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在孩子9月1日开学前,他们一家五口人就搬进了政府安置的100平方米的新房。“我自己只交了1万元,剩下的钱都是政府补助的,房子里面都是经过装修的,我们只需要拎包入住即可,想一想,自己花的钱还不够在城里买一套房的首付。”说着,他连连感谢政府。

临渭区副区长张占权表示,近年来,临渭区采取新建与回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雨露社区、阳光社区、阎村社区、向阳社区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统筹推进避灾、生态和其他搬迁,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做美城市、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做优乡村统筹结合,“十三五”期间,全区计划安置贫困户4148户16939人。截止目前,签订移民搬迁“三项协议”4148户,分房2898套。

全域旅游、异地搬迁、产业脱贫、健康扶贫等一系列创新措施的实施,不仅富裕了贫困群众,也为临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区长刘宝琳告诉记者,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临渭区将建立多项机制,实现对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与省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奋力谱写临渭追赶超越新篇章。

华山网记者  郭彦辰/图文

编辑:郭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