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糖和上千元 红包变迁记录着从祝福到社交

2018-02-17 08:09:51 来源:西部网

压岁钱是中国新年的习俗之一。

岁岁年年,又到了一年新旧交替的时候。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每个人都在变,微信红包、支付宝集福、旅游过年……过年的花样越来越多,传统的年味却仿佛越来越淡。都说,从前叫“过年”,现在只能叫“放假”。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是最忙碌的,家也是最热闹。也是每到这个时候,旧年俗勾起旧回忆,那些往事、故人也都重新回到的脑海里。为此西部网、陕西头条在春节里特别推出“春节回忆”系列报道,围绕回家路、贴春联、年夜饭、压岁钱等春节民俗,共同勾勒出一个关于春节的集体回忆。但我们知道春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独特的回忆,那么你的春节又有那些回忆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年红包也从“40后”、“50后”记忆中的一颗糖、一分钱变成了几百上千元。而随着网络支付的发展,新年红包不仅仅再是寄托着长辈美好祝愿的压岁钱,几角、几元的微信红包钱,更多的是图个喜庆与热闹。那么你对新年红包又有着怎样的记忆呢?

“能有一颗糖就不错了”

这两天午后的天气还算暖和,76岁的张奶奶正和几位同龄人在小区内散步,提起新年红包,几位老人最多的感叹还是现在的生活好了。

张奶奶说,自己小时候几乎没有收到过红包,“一般给一两颗糖,这年就算过了。现在日子好了,吃的都不说啥时候都有,现在给孙子红包都是一千,我们年龄大了退休金还可以,自己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多给孩子点。”

与张奶奶同行的李奶奶今年68岁,说自己的比张奶奶好点,但也一般,“好一点了给一两分,现在看来不算啥,但当时都是宝贝,主要就是买糖吃了,当时不像现在啥都有,也就能买个糖。”

在经济还不发达的过去,过年能吃顿饺子就可以了。

“几分钱就算过个年”

回忆起新年红包,53岁的何女士有着跟张奶奶们一样的感慨,“还是现在的日子好。”何女士说自己小时候过年也就能收到一两分钱的红包,“主要还是自己花了,也就是买些糖之类的吃的。”

而45岁的陈先生在红包上就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我当时也就能收几毛钱,主要还是买零食,还有小人书。”

但不管是年龄更长的张奶奶,还是年轻许多的陈先生,不论红包的多少,支配权还在自己手里,但到了80、90后,钱多了但几乎都到了父母手中。

到了80年代,红包金额越来越多,但是孩子们的支配权却越来越少。

“红包都被父母帮忙攒着”

“我小时候最少收到过2元吧,10岁的时候总共也能收个200元吧,到后来慢慢就多了。”今年30岁的沈女士说,当时自己收的红包大多数都给了父母,到了高中以后才会留给自己,“但也是当作生活费了,跟我娃比我小时候太可怜了。”沈女士说自己的孩子现在快2岁,爷爷奶奶们给红包都是上千,“不过他还小,钱也是我拿着。”

“小时候红包都是50、100吧,到了十五六岁有时候就能收到200、300,现在都是500、1000。”今年24岁的小边说,自己去年已经工作,但爷爷奶奶还坚持给自己红包,“最早说十八岁以后就不给了,上了大学就说毕业工作了就不给了,但是现在还在给我,说我结婚了就不给了。”小边说虽然现在自己还在收红包,但也会给爷爷、奶奶和父母红包,“毕竟我赚钱了,应该孝敬孝敬他们,还有半年我就要当舅舅了,到时候自己也成长辈,该给晚辈红包了。”

微信等社交APP让新年红包成了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

新年红包成年轻人社交方式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随着网络支付的发展,现在的新年红包也被广泛用于年轻人的社交。小边说,自己去年过年的时候给同学、朋友们也发了200元的红包。“大家都发,都是群红包,一两元的大家抢着玩,图个热闹。”

而已经成为某地产公司中层干部的小郭通过微信等渠道,发送红包往往在2000元左右。小郭说自己作为中层,虽然比一般员工赚的多,但是以传统红包方式,少了拿不出手,多了自己压力也很大,所以微信群红包的方式就非常好。“作为部门领导,手底下的员工跟我配合了一年,到了年末发个1000的红包在群里,大家热闹热闹,说说吉利话,鼓鼓劲,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些给朋友的,杂七杂八算下来2000吧,但是实际上还能抢到几百。”

古人咋发压岁钱?

汉代出现了最早的压岁钱,即厌胜钱,或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到了唐代压岁钱是王公贵族的专属礼仪,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在春日里散钱之风盛行于宫廷,但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记者 陈嘉伟)



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