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合阳

发布时间:2018-10-18 09:17:57

打罗罗,煨面面,七斗斗、八罐罐,白的献爷爷(ya ya),黑的哄娃娃,唱啥?灯笼唱,一拳打个窟窿唱。这首儿歌您听过么? 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呢?小时候伴我们入睡的顺口溜,长大闲聊时的民俗俚语,押韵的唱调摇曳在摇篮里,飘荡在渭北高原的蔚蓝天空。

这就是发源于民间,没有曲谱,不用唱只是说的,合阳“花花”。每周三下午三点,在这个简陋却很整洁的农家小院,村上的阿姨们便会集合到这里说“花花”你,共度欢乐时光。

合阳花花,发源于民间,没有曲谱,不是唱的,而是说的。从古流传至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取名为“说花花”。另一个独特之处是主要流传在妇女中间,她们在炕头上、在田间劳动时,便一起说“花花”。这些来自炕头和田间的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内容极为广泛,从家庭生活到国家大事,社会上一切重要现象,都有她们大胆而直率、深情而委婉的表露。形式上,字数不等,行数不限,短则两三句,长则数百行。有抒情的,也有叙事的,不拘一格,自幼多样,淋漓尽致。

这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吐不凡的老奶奶安文秀,今年77岁,是党定村花花会会长。老人家自幼出生在书香世家,喜爱诗词和数学。命运多舛也没有让她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如今年迈的安奶奶每天坚持阅读诗集,笔耕不辍,创作大量诗词。在她的记忆中,也许花花就是她儿时文学梦的启蒙老师。

就这样,安文秀在母亲的花花声中度过了童年时光。花花这一独特的民谣也深深的烙进了她的血液之中,花花是母亲的记忆,是她快乐成长的歌谣,是让她喜欢了一辈子的“秦之声”。在安文秀老人家的带动下,农闲时节,党定村处处都能听到花花的声音。她们在尽情享受这份欢畅和快乐的同时,也让古老的花花焕发出了迷人的色彩,在渭北高原的这个村子上空久久回荡,令人回味。

合阳花花是合阳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学的瑰宝,为了保护好这一文化遗存,合阳有识之士积极行动起来,编撰了这本《合阳花花》,收集整理400余首合阳花花,按照内容分为“婆娘女子一辈辈”“生活经见一桩桩”“婆婆孙孙一道道”“多年世事一件件”“花果草虫一伙伙”“仪式堂歌一串串”。其中有26首入编《中国歌谣集成陕西卷》。书中的每一首花花都是合阳文化的守护人历经千辛万苦采录的。

花花,这一流传千年的民间歌谣,从历史的尘烟中默默走来,在田间地头、在老百姓的热炕头、在村落街巷从未间断,他哄睡了多少孩子,诉说了农人们的多少艰辛,那种存于基因里的唱调为世世代代的合阳人带来了欢乐,而在人们美好记忆的中还有一种令人无法忘却的味道。

辣子豆腐是合阳县西南的路井、独店、孟庄一带的特色传统小吃。我们为大家寻觅到的则是路井的老字号。听说一到饭点,门口排队的吃客络绎不绝。

路井辣子豆腐的配菜有油炸豆腐、鲜豆腐、萝卜丁、莲菜丁、肥肠、白菜等,需要先把豆腐切块放入带蜜制的汤中煮20分钟,炒好"哨子"后,烧好猪油、清油相搀合的油泼辣子。吃时先舀豆腐,再搭梢子,最后淋上芝麻辣子油,“刺啦一声”芝麻香、配菜香扑面而来,素有"宁吃一碗辣子豆腐,不吃十碗席"之说。在这家老字号吃辣子豆腐,熟客们都会点上一份套餐,一碗辣子豆腐、两个馍,外加一碗现扯的油泼面。瞧,扯面师傅动作娴熟,像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因为此才使得这碗油泼面香、辣,劲道十足。食客们开动了,赵琳也彻底“沦陷”在了味蕾的享受中……

来源:都市频道《天下旅游》栏目

编辑:成颖

审核:惠婷

编辑: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