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鼓”韩城行鼓 狂放不羁 豪爽霸气

发布时间:2016-07-12 16:40:33

2px0168y.jpg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激昂的鼓点敲响,身着鲜艳的服饰的黄河汉子以骑马蹲裆之势摆开阵势,令旗挥舞,锣鼓齐鸣,击声如雷,吼声震天,尽显黄河汉子的热情、粗犷、豪爽、彪悍之英气。

韩城行鼓在韩城传布极广,目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jpg

起源

从蒙古骑兵欢庆胜利而来

韩城行鼓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初期。元灭金后,蒙古骑兵为欢庆胜利,敲锣打鼓,而成为一种军鼓乐。后人将其继承下来,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鼓手身着黄马褂,表演时,人神合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该鼓乐被称为韩城行鼓。现今的鼓阵、鼓谱、鼓手的着装都带有蒙古军鼓乐的特色。韩城行鼓也逐渐成为社火锣鼓的一种,现多在逢年过节和举办庆典时表演。

韩城行鼓鼓谱有20余种,在韩城市文化馆编写的《韩城市民间音乐资料汇编》一书中有所收集。其典型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上坡》、《走锣鼓》、《呆锣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种,有表现气势的,也有表现技巧的。

韩城行鼓自元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经发展,已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基本特征:伴随民俗活动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传承古蒙古士兵乐队的风格,具有民族性;乐器具有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形成简朴特征;鼓点丰富多样,从表达内容上、曲谱上均显其多样性;表演风格上极富粗犷、豪爽、彪悍特色;因其花杆的加入,在人员、色彩、动感上均增加了视觉效果;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纷纷加入锣鼓队,使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产业化特色日益明显。

目前,涌现出众多技艺高超的“鼓王”、“镲王”、“锣王”,出外授艺。

3.jpg

表演

场面壮观 似黄河咆哮之势

韩城行鼓在保留原有军鼓乐艺术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特别在表演的艺术效果上进行了深加工,增强了宏伟气势。随着激昂的鼓点敲响,身着鲜艳服饰的黄河汉子以骑马蹲裆之势摆开阵势,令旗挥舞,锣鼓齐鸣,击声如雷,吼声震天,似黄河咆哮,如峡谷惊风,气势恢宏,扣人心弦。

敲到得意时,狂跳狂舞,如醉如痴,醉鼓醉镲,狂敲狂拍,酣畅淋漓,身处忘我之最佳境界,狂放不羁,野味十足,尽显黄河汉子热情、粗犷、豪爽、彪悍之英气。

韩城行鼓传承人吉胜虎称,韩城行鼓又称黄河行鼓,在韩城行鼓表演过程中,场面宏伟,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之气势。

随着韩城行鼓的外出表演与交流,其表演内容更趋丰富。“绕杆子”的引入是韩城行鼓的又一亮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视觉效果。身着艳服的姑娘,眼戴墨镜,手执饰有彩绸花束和串串银铃的长绕杆,婀娜多姿,绕杆的阵营与锣鼓队的阵营相互呼应,鼓声激越,铙钹声飞扬,几十杆甚至上百杆花杆合着鼓点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飞,犹如黄河之水百舸争流,使锣鼓越敲越起劲越神气,让观者目不暇接,心情激荡。

4.jpg传承

将行鼓文化融入企业文化

据悉,韩城行鼓从元代的产生、形成,至明清时代的基本定型,发展至今已相对稳定,乐器主要由鼓、锣、铙钹组成,还有“马锣”、“嗡号”(即海螺),带有古时军乐的特点。表演时以鼓为主,有挎鼓、抬鼓、车鼓,打击时锣、铙钹与之相配合,其中锣、鼓均为打击乐器,击之作响发声,特别是鼓声如雷,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韩城行鼓在韩城市内北塬一带多有分布,其中龙门镇的西塬村最为典型。韩城行鼓已日趋成熟。在韩城,起码有十数支民间锣鼓队以其成熟的艺术,不同的流派,活跃在韩城的不同演出场合中。几支突出的锣鼓队,已走出韩城,在全国各地受邀演出,广受赞誉。技艺杰出的鼓手、锣手、镲手层出不穷,还有的被民众授以“鼓王”、“锣王”的美誉。这些队伍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1997年,韩城行鼓队赴香港参加香港庆回归大型庆祝活动,为韩城人赢得了“中华第一鼓”的美誉。2003年3月,文化部以“韩城行鼓”命名韩城市为“民间艺术之乡”。

吉胜虎表示,虽然韩城行鼓现有20余种鼓谱已走出国门,但仍有部分鼓谱失传,年轻人也不爱学习,传承遇到了瓶颈。

为了能更好地将韩城行鼓传承下去,吉胜虎另辟蹊径,采取与企业结对的形式,将韩城行鼓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让更多的企业年轻人了解、学习。目前,吉胜虎已组成了一批35岁以下的年轻学习者,对外表演全由其完成。

同时,吉胜虎将韩城行鼓引入到学校之中,目前韩城一职业中学内设置了韩城行鼓课程。

韩城行鼓在全省打击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陕西锣鼓中的精华,是关中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韩城行鼓是中国鼓乐中极富特色的地域鼓种。它独特的历史传承形成了它特有的鼓乐特色。粗犷、豪爽、彪悍的军鼓乐风格,鼓风执着、陶醉、人神合一的表演特色,热烈喜庆、声色俱茂的民俗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其发掘、抢救和保护,也将带动和促进整个陕西打击乐的弘扬,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韩城行鼓在陕西省政府和韩城市的大力支持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颇有造诣的鼓手因年事渐高逐步退出舞台,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随着文化生活的日趋多样化,人们对行鼓的爱好已渐淡漠。

5.jpg

发展

参加春晚、出国演出进行推广

为了普及、提高、保护韩城行鼓的表演,韩城市已把韩城行鼓当作重要文化遗产努力保护,全力挖掘。主要保护韩城行鼓队伍的组织,行鼓艺人的保护和传承,有关艺术档案的保护,行鼓的推广、普及、提高。韩城行鼓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会演,其中参与春节联欢晚会、奥运会开幕式、赴台参加国际花鼓节演出、赴英国爱丁堡演出等,对韩城行鼓进行推广和普及。

目前,韩城市建立了20个行鼓文化生态保护村,并对西塬、东庄、薛村3个锣鼓队10余名乐手实行重点保护;大力发展各村的锣鼓队,重点培养和扶持实力强、有特色的锣鼓队,对优秀鼓手、队伍在外出表演、授艺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同时,韩城市还实施了五年保护工作计划和五年主要保障措施,在实施五年保护计划中,要重点建立五大保护机制,提高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记者 贾凡

编辑:马艾莉